知识百花园

知识百花园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境内,是我国典型的温带生态系统草原,属温带草地的斯太普类型,是目前世界上温带草原中原生植被和地貌保存最为完整、草地类型最多、饲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天然草原之一。在这片草原上,曾经世代生息着勤劳勇敢的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元世祖忽必烈称帝前在此即大汗位。从13世纪起,蒙古族成为这里的主体民族。如今,这里是蒙古族、汉族和其他17个民族90余万人民的聚居地。

锡林郭勒草原地势平缓,幅员辽阔,海拔平均在1000米以上,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其地表水贫乏,造成土壤以发生钙化过程占优势。因此其主体植被类型为草原,野生动植物均带有典型的蒙古高原特色。天然草场面积达2.95亿亩,耕地和水面面积334万亩,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盛产优良的乌珠穆沁肥羊、内蒙古细毛羊、草原红牛、花日奶牛、锡林郭勒马、苏尼特双峰驼等。长期以来畜牧业产值和牲畜保有量一直居内蒙古各盟之首,是中外闻名的优质肉食供应地。此外,这里的地下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重要矿物就有50种,石油、煤炭、天然碱的开发规模较大。近年来,绿色能源——风能也得到了成功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锡林郭勒草原按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着1248种野生种子植物,74种引种栽培植物。野生动物则以黄羊、狼、獾、狐、旱獭、鼬、各种啮齿类动物及鹰、百灵鸟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各种禽类160多种,还有种类繁多的昆虫,也是草原生机勃勃的组成部分。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锡林郭勒草原最为迷人的季节,坦荡无垠的草原像硕大无比的绿毯,一览无余,直铺天边。五彩缤纷的野花点缀其间,随风摇曳,芳香阵阵,沁人心脾。羊群如珍珠般地撒在万顷碧波中,又犹如天上的片片白云。

为了保护这片绿色原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5年8月5日批准成立了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控制面积为10790平方千米,成为我国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1987年9月7日,该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并于1993年7月首批加入了“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5年9月,该保护区又与澳大利亚普克马克生物圈保护区结为姐妹保护区。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中,该保护区被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草原、荒漠生态系统第一类重要保护地点。

为了更好地宣传这片绿地和净土,让更多的人来共同保护、建设和开发草原,国家邮政局发行了这套《锡林郭勒草原》特种邮票三枚,及小型张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