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解析
图6-1【昆山周庄】周庄位于昆山市境内西南隅,与吴江、吴县、上海市青浦县交界,处于澄湖、长白荡、淀山湖、白蚁湖和南湖环抱之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岛中之镇”。
北宋元 元年(1086)周迪功郎在此设庄,后舍宅为泉(全)福寺,始称周庄。沿用至今已有900余年。
周庄的特点是: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纵横,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楫。镇内“井”字形河道流贯全镇,形成八条长街,河上保存着元、明、清历代石桥数十座,建于元代的富安桥,四角各有一座飞檐垂角、装饰富丽的楼阁,是目前江南仅存的桥楼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双桥,由两座石拱桥相连而成,十分独特。
1984年,青年画家陈逸飞将双桥画成油画,在美国展出,由美国人购买后赠送给邓小平,引起轰动。1985年,双桥被联合国选为首日封图案,驰名中外。
图6-2【吴江同里】水乡古镇同里,位于太湖之滨,乃江南六个著名水乡古镇之一。“五湖环绕于外,一镇包涵于中。镇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同里旧称“富土”。宋代时,改称“同里”,沿用至今。
镇区被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所环抱,又被“川”字形的十五条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区的街道均沿河而筑,四十多座建造于各个朝代、风格各异的石桥,将其连成一体。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图6-3【桐乡乌镇】桐乡市乌镇是个水乡古镇,镇上有修真观、昭明太子读书处、唐代古银杏、转船湾、双桥等景点,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乌镇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里。镇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侧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图6-4【潮州南浔】水乡古镇南浔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濒太湖,东与江苏吴江市交界。水陆交通便捷,318国道、长湖申航道横贯东西,距上海、苏州、杭州均在百千米上下,镇区面积34平方千米。1991年,南浔名列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南浔镇已被我国向联合国推荐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6-5【吴县甪直】甪直是一个具有浓厚水乡风情的古镇,位于江苏昆山市,为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古镇建于503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素有江南“桥都”的美誉。镇内河网交错,碧水环绕,桥桥相望。
甪直古称甫里,是吴宫旧地,唐宋名镇。在5.6千米的河道上,原有宋元明清各式石桥“七十二顶半”。现存41座,造型各异。其中建于宋代的一座,建于明代的12座,建于清代的19座。所谓“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正是对甪直古镇的真实写照。其中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有五处。其桥梁的密度,远超过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甪直镇现有主街道九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街面都以卵石及花岗石铺成,街坊临河而筑,前街后河,人在桥上走,船在水中行。不论临街的住宅,还是临河的民房均为黛瓦粉墙、木门木窗、青砖翘脊,大多为明清时代的房子,墙壁上还带有花纹。古镇区有58条巷子,最深的巷子长达150米,里弄内的房屋有三进、五进、六进,最深的为七进。
此外,用直镇还有很多古代名人的遗址旧迹。镇东有北宋的白莲花寺,镇西有孙妃墓,镇北有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的行宫遗址,镇南有西汉丞相张苍的陵墓。
图6-6【嘉善西塘】古镇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距嘉善县城11千米。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与其他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吴江同里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