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解析

邮票解析

图4-1【苍山洱海】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面积797平方千米,1981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淡水湖泊及水生动植物、南北动植物过渡带自然景观、冰川遗迹。

苍山,又称点苍山,地处云岭山脉南端,属于横断山脉余脉,因山色苍翠而得名。它北起上关,南达下关,东至洱海之滨,西临黑江畔,有十九峰南北横列似屏,十八溪,溪水如瀑,倾泻注入洱海。“云、雪、峰、溪”为苍山四大奇观。

洱海,古称叶榆泽,又名西洱河、昆弥川。因湖形似人耳,气势如海而得名。洱海风光妩媚,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碧水似镜,与湖上的“三岛”、“四洲”、“五湖”、“九曲”融为一体,加上岸边船上白族妇女红蓝相间服饰的点缀,景色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洱海湖光与点苍山积雪相映,有“青洱银苍”之誉。当皎洁的月光与清澈的湖水相映,称为“洱海月”,为大理四大美景之一。

图4-2【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千米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胜地标三塔,浮屠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图4-3【鸡足山】鸡足山雄踞于云贵高原滇西北宾川县境内西北隅,西与大理、洱源毗邻,北与鹤庆相连,因其山势顶耸西北,尾迤东南,前列三支,后伸一岭,形似鸡足而得名。鸡足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旅游胜地”、“天开佛国”、“华夏第一佛山”等美誉,以“四观八景”的奇风异彩名冠于世,被国务院列为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

图4-4【石宝山】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千米的沙溪乡境内。这里林木茂盛、石趣无限,庙宇别致景色独特,尤以石窟和摩崖造像而声名久远。其景区包括海云居、宝相寺和石钟山石窟等三部分。其中以石钟山石窟最为稀罕,它因山坡上有一大石形如大钟而得名。石钟山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沙登村三个地区,系南诏时期白族所创造的艺术瑰宝,也是云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好的石窟群,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大理崇圣寺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