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兰九畹

滋兰九畹

余既滋兰之九兮,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

滋:栽种。

畹: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十二亩曰畹。”

树:种。

现在说的兰和蕙,是兰科的兰花和蕙兰。但在屈原的时代,兰、蕙和兰科一点关系都没有,隔着十万八千里,离得山长水阔。

孔子周游列国,诸侯都不肯用他的理论来治理国家,他只好怅然而返。从卫国回鲁国的路上,路过隐谷,他看见谷中香兰十分茂盛,喟然叹息道:“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他停下了车子,取出琴来边弹边唱,作《猗兰操》。猗的意思是美好而盛大,猗兰就是又美好又茂盛的兰草。

孔子说“兰当为王者香”,屈子说滋兰九畹,当时的兰是菊科泽兰属植物,如佩兰、泽兰(又名白头婆),均为通体芬芳的香草。泽兰紫茎绿叶(偶有紫叶),多为白花,偶有淡紫和粉色,望之如白纱堆叠。佩兰与泽兰很相似(为了区分,人们又把泽兰叫小泽兰,佩兰叫大泽兰),紫茎紫苞,开花一片红紫,丛生密植,远观如一片紫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