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简介
《哲学概论》这本书是由.阎孟伟,夏莹,谢永康编著创作的,《哲学概论》共有154章节
1
序 言
陈晏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大学哲学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都有一个长长的绪论,讲授时间占去大半个学期,内容归结起来也就是讲“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
目录
目 录 序 言 绪 论 一、哲学:面向生活之“思” 二、哲学:文明的守护者 三、哲学教育:培养爱智者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学 第一节 哲学之为智慧之学 一、亚里士多...
3
绪 论
说到哲学,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议论。在古代,“哲学”是“智慧”、“知识”的同义语,因而受到普遍尊重。而自近代以来,随着各种科学和学术门类的发展,随着世俗生活的进步,...
4
一、哲学:面向生活之“思”
理解哲学莫过于首先理解哲学和生活的关系。所谓生活,就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即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也就是说,生活首先意味着我们要做很多事情...
5
二、哲学:文明的守护者
哲学既然是关于“思”的学问,只要我们在“思”,我们就离不开哲学。但说到这一点,又不能不使我们想到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尴尬处境。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就一直在为哲学的生...
6
三、哲学教育:培养爱智者
哲学作为文明的守护者凸显出哲学教育的重要性。哲学教育既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更是一种理论素质的培养。所谓专业性教育,就是指哲学学术人才的培养,使接受哲学教育的学生...
7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哲学有很不相同的理解,因而每当哲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特别是那些哲学家,都会提出并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8
第一节 哲学之为智慧之学
我们首先可以说,哲学是一门人类最古老的学问。在英语中,“哲学”一词是“philosophy”,它源于希腊文“φιλοσόφια”,用拉丁文表示,则由“phile...
9
一、亚里士多德:哲学追求最高的智慧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这本书中开首便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3]他认为,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动物只凭现象与记忆而生活,很少有相关...
10
二、黑格尔:哲学是思维的发展
说到这里,我们还应当为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之说做一些修正和补充。哲学作为“智慧之学”,这并不是说,哲学的理论就是一些现成的、最普遍的原理或知识,而我们这些学习哲学的...
11
第二节 哲学与科学文化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追求最高的智慧。那么,要理解哲学对最高智慧的追求,就有必要弄清哲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弄清哲学与其他门类知识的关系。在这里,我们首先从哲学...
12
一、科学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人类的知识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实践,而人类的生活实践创造了属于人类的生活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就要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求知之所以是人类的本性,从根本上说,就在于...
13
二、哲学和科学理论的关系
当生活世界中的每一类现象、每一种过程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时,哲学研究什么呢?哲学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就要弄清哲学...
14
三、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理论所研究的那些具有最高普遍性的范畴和原理,由于它们不是仅仅适用于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个领域,而是适用于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研究领域,因而对这些范畴和原理的思...
15
第三节 哲学与人文文化
人类的生活实践尽管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说,人们要从事某种实践活动,或者说要做一件事,必不可少地要解决两个方...
16
一、人文文化的一般特征
自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这种成功曾经使人们普遍地相信,科学是具有最...
17
二、历史、艺术、宗教
在希腊古都特尔斐有一座祭祀阿波罗神的神殿,在这个神殿的入口处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成了哲学的千古绝唱,它道出了人文文化最基本、最深刻,同时也是最终的...
18
三、哲学与人生观
如果说,在探询、思索、展示、回答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上,历史学是借助于史实的力量,艺术是借助于感性形象的力量,宗教是借助于信仰的力量,那么哲学就是借助于人类...
19
第四节 哲学之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哲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哲学在人类精神文化中的地位。...
20
一、哲学的追究
通过分析哲学与科学知识、哲学与人文知识的关系,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看法,也是哲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当然这个看法并不是没有任何疑...
21
二、哲学与时代精神
每个时代的人们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和结果都包含着人的智慧的发展和运用,都体现人的需要、目的、理想和愿望,因而具有体现时代特征的“文化精神”,或“时代精神”。...
22
本章思考题
1.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说哲学是追求最高的智慧? 2.怎样理解哲学的发展? 3.怎样理解哲学与科学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4.怎样理解哲学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5.为什么...
23
第二章 哲学的基本特征
通过比较哲学与科学、哲学与人文,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哲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看出哲学与科学、哲学与人文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哲学作为一种人...
24
第一节 哲学的“反思性”
...
25
一、哲学“反思性”的一般含义
从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上看,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都属于人的理论思维。二者不同的是,科学思维始终是基于对经验中可感知的具体事物的考察,从理论上把握某一特殊领域事物或现象...
26
二、哲学的反思性在于对思想的反复追问
哲学的反思性,并不是说哲学的理论思维不关注生活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具体问题,或者认为哲学思维是某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思”,恰恰相反,哲学必须深入到生活世界中,必须...
27
第二节 哲学的超验性
...
28
一、哲学“超验性”的一般含义
哲学的反思性表现为反复追问“事物本身”,这就使哲学的理论思维具有一种“超验性”。这里所说的“超验性”,不是指那种脱离经验的玄思冥想,更不是指那种来自非经验世界的...
29
二、哲学的超验性来自理论思维的本性
既然理念具有超验性,也就是说理念与经验中的具体事物之间存在着差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形成关于事物的观念,却一定要从共性上把握事物,形成关于事物...
30
第三节 哲学的批判性
哲学的反思性表现为哲学以“思想”为内容,以“思想”为对象,反复追问蕴含在“思想”中的、使“思想”成其为“思想”的那些最基本的思维前提、思维形式、思维规则;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