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思考题
1.在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有哪些基本的观念?
2.在道德的动机和目的问题上都有哪些基本的观念?
3.什么是道德信念?历史上的道德学说是如何论证道德信念的?
4.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信念的困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5.怎样理解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关系?
【注释】
[1]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创造性地发挥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被称为“亚圣”(仅次于孔子),主要著作有《孟子》(七篇十四卷)。
[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0页。
[3]奥勒留·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古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三位一体》、《忏悔录》、《上帝之城》等。
[4]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页。
[5]告子(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曾在孟子门下学习,就人性问题同孟子辩论,其著作没有流传下来。
[6]《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23页。
[7]参见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66—368页。
[8]扬雄(公元前53年至公元18年),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人。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
[9]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绍兴),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主要著作为《论衡》。
[10]《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8页。
[11]《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8页。
[1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7页。
[13]《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6页。
[14]《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9页。
[15]卢修斯·安纽斯·塞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约公元前4年至公元65年),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受斯多葛学派影响甚深。
[16]塞内卡:《论幸福生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0页。
[17]塞内卡:《论幸福生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0页。
[18]卢梭:《爱弥尔》(上),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5页。
[19]《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5页。
[20]卢梭:《爱弥尔》(下),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7页。
[21]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2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8页。
[23]《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1页。
[2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5页。
[2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4页。
[2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11页。
[2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16—117页。
[2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25页。
[29]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28页。
[30]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英国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主要著作有《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赏罚原理》等。
[31]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又译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他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主要著作有《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等。
[3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7—188页。
[3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页。
[3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48页。
[3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4页。
[3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27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38]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泰尔(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1929-),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哲学史和神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著作有《德性之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等。
[39]麦金泰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40]《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7页。
[4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4页。
[4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49—450页。
[43]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贵族。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编纂过《春秋》,修订过《五经》,其主要著作为《论语》,是由其弟子编纂而成的。
[44]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时期著名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清朝灭亡,他的著述被后人辑为《春秋繁露》一书。
[45]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55—约135),古罗马著名新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出生于罗马弗里吉亚的一个奴隶家庭。童年时被卖到罗马为奴,后师从新斯多葛派哲学家鲁佛斯,并获自由。此后,他一直在罗马教学,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学园,后因罗马皇帝图密善害怕哲学家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对其王位构成威胁,便将爱比克泰德逐出罗马,于是他移居希腊尼科波里斯,以教书终其一生。
[46]《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40页。
[47]《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2页。
[48]参见奥古斯丁:《教义手册》,《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1页。
[49]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死后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其著述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其著作主要有《神学大全》、《自然的原则》、《反异教大全》等。
[50]参见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63—264页。
[51]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8页。
[52]胡果·格劳修斯(Hugo Grotius,1583—1645),16—17世纪荷兰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世界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战争与和平法》、《论海上自由》等。
[53]《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页。
[54]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7页。
[55]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3页。
[56]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6页。
[5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5页。
[58]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苏格兰爱丁堡人,古典经济学创立者,提出分工理论、货币理论、价值理论、交换理论和分配理论等,主要著作有《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译《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等。
[59]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0页。
[60]麦金泰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291页。
[61]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62]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人性的,太人性的》、《道德谱系》、《乐观的智慧》等。
[63]尼采:《偶像的黄昏》,《尼采文集·查拉图斯特拉卷》,王岳川主编:《西方现代诗性哲人丛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5页。
[64]《尼采全集》卷13第176页,莱比锡1894—1926年版,引文转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页。
[65]尼采:《反基督徒》,《尼采文集·权力意志卷》,王岳川主编:《西方现代诗性哲人丛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7页。
[66]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8页。
[67]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 Edward Moore,1873-1958),英国哲学家,属于分析哲学学派,主要贡献为伦理学,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原理》等。
[68]威廉姆·D.罗斯(Sir William D.Ross,1877—1971),英国哲学家,20世纪英国元伦理学思潮中义务论直觉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亚里士多德》等。
[69]麦金泰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70]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6页。
[71]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后结构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主要著作有《词与物》、《规诫与惩罚》、《性史》、《疯癫与文明》、《知识考古学》等。
[72]福柯:《人文科学》(福柯著《词与物》的最后一章),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73]麦金泰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74]麦金泰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75]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0页。
[76]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4页。
[77]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5页。
[78]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6页。
[79]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4页。
[80]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7页。
[8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9页。
[82]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2页。
[8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8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8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86]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君主论》、《论蒂托·李维》、《佛罗伦萨史》、《论战争与艺术》等。
[87]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5页。
[88]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9页。
[89]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7页。
[9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页。
[91]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85页。
[92]约翰·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1921-2002),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万民法》等。
[93]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94]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95]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1938—2002),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先后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他对政治哲学、决策论和知识论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著作有《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哲学解释》、《苏格拉底的困惑》等。
[96]Robert Nozick.Anarchy,State,and Utopia,New Your:Basic Book,1974,p.6.
[97]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加拿大著名哲学教授,1984年获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哲学和政治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女王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当代政治哲学》、《多元文化公民权》、《少数的权利》等。
[98]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页。
[99]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1899—1973),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曾就读于汉堡大学,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1932年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移居美国。1938—1949年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院,1949—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施特劳斯是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主要著作有《政治哲学史》、《自然权利与历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