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思考题

本章思考题

1.怎样理解哲学的反思性和超验性?

2.什么是常识?为什么哲学要进行常识批判?

3.什么是思想前提?什么是哲学的思想前提批判?

4.怎样理解哲学的自我批判和生活世界批判?

【注释】

[1]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页。

[2]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页。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9页。

[4]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页。

[5]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和一系列关于形而上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宗教哲学的著作。他的哲学被称之为“批判哲学”,对后世哲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也是天文学中星云假说的创立者之一,早年著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

[6]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9页。

[7]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5页。

[8]孙正聿(1946—),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哲学系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哲学通论》、《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超越意识》等著作。

[9]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10]海森堡:《量子论的物理原理》,王正行、李绍光、张虞译,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