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域概况

一、流域概况

黑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陆主要水系之一,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地处河西走廊的中部。黑河从发源地到尾闾的居延海全长821 km,流域面积1.43×105 km2。黑河流域由35条河流组成,随着中游用水量的不断增加,部分支流逐步与干流失去地表水力联系,形成东、中、西3个独立的子水系。东部子水系即黑河干流水系,包括黑河干流、梨园河及20多条沿山小支流,面积1.16×105 km2。黑河地域上横跨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自治区),以莺落峡和正义峡为上、中、下游分界点。祁连山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 km,流域面积1.00×104 km2,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植被较好,年降水量在350 mm以上,是黑河的产流区和水量来源区。莺落峡至正义峡区间为中游,河道长185 km,面积2.56×104 km2,地势平坦,多年平均降水量140 mm,蒸发能力1410 mm,土地广阔,光热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是黑河流域的主要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正义峡以下为下游,黑河流经正义峡后,经鼎新灌区进入内蒙古,称为额济纳河,在下游河道长333 km,面积8.04×104 km2,除河流两岸和居延三角洲绿洲外,大部分为荒漠、沙漠和戈壁,年降水量只有40 mm,而蒸发能力在2500 mm以上,气候干燥,多风沙,是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属极度干旱区,为径流消失区。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高差大,海拔在900至4500 m之间,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区域差异明显,流域内山脉、绿洲、沙漠、戈壁相间,按海拔高度和自然地理特点分为南部祁连山,中部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北部阿拉善高原3个地貌单元。图5-1为黑河流域概况图。

图5-1 黑河流域概况图

上游地区包括青海省祁连县大部分和甘肃省肃南县部分地区,以牧业为主;中游地区包括甘肃省的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市),属灌溉农业经济区;下游地区包括甘肃省金塔县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其中金塔县鼎新片为灌溉农业经济区,额济纳旗以荒漠牧业为主,还有国家重要的国防科研基地东风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