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环境评价与监管综合指标构建依据

二、流域环境评价与监管综合指标构建依据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将环境、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在当今鼓励发展社会时,要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做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流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监管就是用来衡量和监督规划方案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依据,所以在指标体系构建时要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论,才能对规划实施后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客观评价,才能对规划方案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

2.系统理论

流域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系统。从系统的角度构建流域水资源评价监管指标体系是行之有效的,对系统理论的探讨和分析为构建水资源监管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水资源评价监管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规定和制约着监管指标的范围和性质,同时其结构和功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为不断完善评价监管指标体系提供了动力。水资源评价监管体系的系统理论,为认识和不断完善水资源监管体系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和思路。

3.水利部“三条红线”和环保部生态红线控制要求

水利部确立的“三条红线”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环保部提出的生态红线包括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生态功能保障基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其目的就是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利用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在进行流域环境影响与监管评价时要充分考虑水利部“三条红线”和环保部生态红线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