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工智能研究开始起步,涌现了一批该领域的开拓者,其中最著名的是有日本“机器人之父”美誉的加藤一郎教授。1973年,加藤一郎于所任职的早稻田大学实验室中研发出WABOT1号机器人,机器人身上安装触觉传感器,并能用日语与人在预设范围内进行对话,人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让机器人走向指定目标,抓住目标物再返回原地,该机器人的“大脑”是一台微型计算机,其智力相对于1~2岁幼儿的程度。[12]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成立专门制定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人工智能战略委员会”,与此同时,日本的著名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的相关专业以培养专门人才。2016年日本政府在《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建立5.0版本的超智能社会。可以看出,日本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政府政策支持推动日本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政府在原有银行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科技企业发展特点,制定了极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和政策性信用担保机制。[13]日本政府通过整合科技业和金融业的资源,积极发挥金融政策的指引作用,从而奠定了日本当前的科技金融体系。日本金融科技利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支付技术、智能营销与客服、个人财富管理。在日本金融厅的支持下,科技金融公司成立日本科技金融协会,通过组织定期活动以促进日本金融科技业的发展。金融科技创新公司的业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几家代表性的公司值得一提:Moneytree是日本的头号金融数据平台,提供金融数据API服务和个人金融应用程序;Freee是日本资金最充足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提供自动在线会计软件,可与银行账户同步并自动对条目进行分类以创建财务报告;Folio在日本提供在线安全经纪服务,专门从事主题投资,该平台的用户能够获得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通过机器人顾问管理其资产;Quoine提供由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交易模式,这是日本金融厅正式授权的第一个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
为应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日本银行业也加大在金融科技研发的投入。三菱金融集团在2015年创建数字创新部门并启动MUFG数字加速器计划。瑞穗金融集团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削减数千个工作岗位,以便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来提高效率和利润。[14]一些银行也在试验包括区块链和QR码在内的技术,以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支付。三菱金融集团与美国科技公司Akamai合作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新服务使用自己的平台MUFG Coin运行。与此同时,福冈银行、横滨银行开发了一个直接从账户中提取的QR码结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