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科技监管趋势

二、新加坡金融科技监管趋势

新加坡经济结构转型的特点为,政府在宏观政策的战略导向上发挥着主导作用。[32]对于金融科技产业,新加坡政府仍然通过制定宏观政策,引导新加坡金融科技的发展导向。

(一)新加坡金融科技监管逻辑

新加坡金融科技监管的思路与韩国类似,为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监管环境,监管机构缩短行政审批的时间、简化行政审批的流程,使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尽快进入市场,通过打造宽松的监管环境,吸引新加坡境外的金融科技公司选择新加坡作为金融科技孵化地,以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

(二)新加坡金融科技监管特点

新加坡金融科技监管指导原则有四点,分别为“风险防范为核心”“披露原则”“利益相关者”和“企业支持”,帮助建立创新的金融市场。通过四个原则,筛选出适格的企业参与金融科技业务。

1.风险防范为核心

新加坡监管机构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对于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予以“一票否决”,但是对于发展金融科技产业,该机构改变新加坡之前“一刀切”的传统监管方式,给予没有严重风险、公司治理良好的金融机构或科技公司提供更大业务的自由度。

2.披露原则

新加坡监管机构要求金融科技公司及时披露真实、准确、重要的信息,以便帮助消费者在决定选择使用金融科技产品或服务时,能够充分地参考以做出决策。新加坡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一点在于,在企业对相关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金融科技公司可以推出金融科技产品或服务,不需要监管机构事先进行审批。这样做法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的金融科技产品或服务投入市场,使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能够促进市场竞争。

3.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源自英国公司治理的概念,要求金融科技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层加强合规建设,完善公司内部的合规体系,使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政策的要求,实现自我监督、自我净化。

4.企业支持

MAS需要采用柔性监管的方式,出现一般性问题时,采用协商的方式与金融科技企业进行沟通,减少监管机构行政权力对金融科技业务的直接干预,保障新加坡金融科技创新的活力与竞争力。

5.分类监管

对风险情况不同、业务模式不同的金融科技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模式。

(三)新加坡式监管沙盒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设立创新实验室,为金融科技社区提供了一个相互联系、协作与共同创造的平台,允许金融机构、初创企业和技术供应商共同就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并聘请法律与金融专家为企业提供咨询。[33]创新实验室是新加坡2016年监管沙盒计划的配套项目。为进一步提升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速度,2019年MAS推出“金融科技快捷沙盒”(Sandbox Express)机制,针对风险较低、产品结构较为简单的金融科技产品或服务。与普通监管沙盒相比,该机制的亮点在于其名称中的“Express”,即“快捷”。允许参与沙盒测试的企业在21天内收到测试结果,快捷沙盒的时长最多为9个月。但同一个企业不能同时申请测试普通沙盒与快捷沙盒。快捷沙盒的优点有两方面:第一,缩短金融科技产品上线的时间;第二,如果测试失败,能够将风险控制到最低的程度。

但新加坡的监管沙盒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企业从沙盒“出炉”后,能否符合法律与监管要求,以便于更大范围地推荐金融科技的产品或服务。从新加坡实践中发现,很多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强,但是由于资本、信用等原因,无法完全满足监管机构提出的所有审慎监管的要求。[34]因此,这也成为监管沙盒设计上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平衡风险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创新三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