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蒸发演变
2025年09月26日
3.6 蒸发演变
水面蒸发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水库、湖泊等水体水量损失的主要部分。蒸发在水资源评价、产流计算、水平衡计算、洪水预报、旱情分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水面蒸发属于水分供应不受限制的蒸发形式,因此水面蒸发的大小由水汽扩散能力决定,一般受太阳辐射、温度、风速、气压、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水面蒸发量可由仪器直接观测确定,目前我国以E601型蒸发器实测值作为水面蒸发量。
程海湖流域属于丽江市水面蒸发的高值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968.4mm,全年水面蒸发量最大月为5月、最小月为12月,最大三个月水面蒸发量的出现时间为3—5月,最大三个月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37.9%,干季(11月至次年4月)蒸发量与湿季(5—10月)比较,干季的蒸发量大于湿季。
从不同年代的蒸发来看,蒸发量最大的是20世纪70年代,其次是20世60年代;蒸发量最小的是2000年,其次是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