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底栖动物

5.6.3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生态群体,在生态系统中有提供鱼类饵料、促进有机质分解、加速自净等过程,是维护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在水环境监测上,底栖动物已经作为有机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但现今为主,我们对程海湖底栖动物的研究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

2009—2010年“程海湖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对程海湖底栖动物做了部分研究,发现程海湖大型底栖动物24种,其中寡毛类10种,腹足类2种,水生昆虫11种,其他动物1种,优势种为正颤蚓、溪毛蚓、摇蚊和前突摇蚊4种。冬季种类最多。程海湖南部物种较为丰富,主要由于该区域分布一定面积的水草,为底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环境。

2015—2016年“程海湖健康评估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对程海湖近岸带分四个区9个点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各调查点优势种、丰度如表5-5所示。2015年共计发现底栖动物10种,分属于甲壳纲和昆虫纲。优势种类主要为摇蚊幼虫sp.、划蝽属sp.。丰度在0.61~95.15个/m2。2016年发现底栖动物10种,分属于甲壳纲、昆虫纲、寡毛纲和腹足纲。优势种类主要为摇蚊幼虫sp.、划蝽属sp.。丰度在0.61~315.15个/m2。从区域来看,河口街、绿A抽水站、保尔等湖南边丰度相对其他区域较高。

表5-5 程海湖底栖动物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