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浮游植物
2025年09月26日
5.6.1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是指在水中浮游生活的微生植物。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体、群体、多细胞体,大小悬殊,一般肉眼不能看见,但微囊藻大量繁殖时,悬浮于水柱中肉眼清晰可见。浮游植物是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和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的变化,往往是反映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
程海湖的浮游植物,在1984—1985年,云南大学王若南、钱澄宇教授在“云南高原湖泊本底调查及保护利用”中第一次开展调查分析,鉴定出程海湖藻类植物126种及变种(包括1新种),组成结构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的年平均数量为82.5万个/L,蓝藻占优势,占总量的99.8%~99.9%。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程海湖东南部湖滨区螺旋藻养殖业快速发展,从无到有并逐步进入稳定的发展期,对浮游植物及其生态系统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2009—2010年“程海湖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发现程海湖浮游植物共有175种,以硅藻、绿藻和蓝藻为主。2015年、2016年丽江水文局调查监测发现藻类群落结构为7门52属和48属,主要以蓝藻门种类为优势种,其次是绿藻门和硅藻门,浮游植物优势种为鱼腥藻、颤藻、微囊藻、十字藻。2020年湖心和河口街监测情况总细胞密度(1102.67~4522.83)万个/L,11月和12月为全年最高,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2.24~3.43,以绿藻和蓝藻为主,蓝藻占优势,鱼腥藻和颤藻为优势种(见表5-1、表5-2)。
表5-1 程海湖浮游植物优势种
表5-2 程海湖浮游植物主要细胞丰度调查监测表
续表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