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谁说不封侯』
何宝珍家旁边就是沈公祠,从小她就听大人们讲“娥眉汗马解围城”的沈云英的故事。这个武能骑马保家卫国,文能办学授课讲道的奇女子让幼小的何宝珍崇拜不已。入学后,当她读到秋瑾吟咏沈云英的诗《题〈芝龛记〉》八章,尤其是“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时,更是热血澎湃,立志也要像沈云英、秋瑾一样成就一番功业。
榜样和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宝珍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做好家务后就开始在家里温习功课,不浪费一分一秒。家里没有钱买纸笔,白天她就在家门口的沙地上练字,晚上就用手蘸着水在桌子上写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何宝珍的成绩名列前茅,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夸赞。
在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何宝珍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来锻炼体魄,增长心智。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一起去远足,目的地是县城郊外的月岩溶洞。班上老师知道何宝珍曾缠过足,这次要步行20公里,会有些困难,便没有让她一同前往。然而倔强的何宝珍却不想因此与别的同学有区别,她想证明自己是可以步行到达的。于是,她瞒着老师偷偷跟着队伍出发了。快到月岩溶洞的时候,老师发现了她。只见她额头上的头发已经被汗水打湿,走路也有些不稳。最让老师惊讶的是,何宝珍竟然穿了双明显比平时大很多的鞋子。为了方便走路,她还在鞋里垫满了旧布,把鞋子撑得鼓鼓囊囊。老师感动于何宝珍的毅力和乐观面对生活的勇气,立刻让她归队,与同学们一起继续前行。
1916年秋,道县城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比赛——“边跑边算”。县立高等小学校、县立女子小学校、初等小学校、广益小学等都挑选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何宝珍、何永芳、朱杰代表女子小学校参加了比赛,最终何宝珍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女生队的第一名,为学校赢得一面奖旗。围观的群众都把目光聚焦在何宝珍那张充满阳光的脸上,晶莹的汗珠从她脸庞划过,更显得她生气勃勃。一个从社会底层家庭出来的孩子取得了县级荣誉,实属不易!很多人看到这一幕也开始考虑送自家的女孩去女子小学校读书,以期换个不一样的前程。
何宝珍富有正义感,最看不惯别人倚强凌弱。当时女子小学校与国民小学共用一扇大门出入,平时男女生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国民小学有几个调皮的男生认定女生好欺负,有时就故意坐在大门的门槛上不让女同学进出。虽然当时已经开办了女子小学校,但男女之间的等级观念仍然浓厚。在这种封建传统氛围的影响下,很多女生没有反抗意识,遇到此类事无计可施。唯独何宝珍不仅不惧怕这些男生,还想办法整治了他们。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男生在门槛上堵女同学了。
时任女子小学校校长的蒋炳勋见何宝珍生得眉清目秀,聪明活泼,成绩优良,很讨人喜欢,于是托人说媒,以十亩良田田契和供给她上学的一切费用为条件,要将她许配给寄养在自己家中的侄孙儿蒋贤甫。何宝珍的父母一因家境贫寒,二则慑于校长的权势,只得勉强答应了这桩婚事。但何宝珍并不赞成这样的包办婚姻,并想出种种办法逃脱这一桎梏。当时女子小学要读六年,何宝珍只读了五年就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简称“三女师”),从此告别家人,远离这一切,开始了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追求梦想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