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迎接新挑战
1928年3月24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讨论顺直工作的问题。会议决定派刘少奇去天津,以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全国铁路总工会的工作,同时作为中央委员指导顺直省委的工作。由南到北,何宝珍陪伴刘少奇踏上了一段凶险而又不可测的革命旅程,更大的考验在等着他们。
刘少奇刚到天津,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试图解决顺直省委存在的问题,使顺直省委的工作能尽快转入正轨。何宝珍也投入到对当地现状的调查了解中,竭尽所能地支持和帮助刘少奇。
党内有些人问刘少奇:“听说中央不承认顺直省委,是不是真的?”还有人问他:“你到北方来是不是来改组省委的?”省委几个负责人甚至认为彭述之、罗亦农、陈乔年、王若飞等是一个有组织的机会主义派别,占据着中央,派人四处捣乱。刘少奇回答他们说:“彭述之等人问题以后不要多谈了。顺直应该考虑怎样来设法发动群众斗争,加紧工作。”
大家都知道何宝珍是刘少奇的夫人,有时候也来询问何宝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党内同志的诸多质疑,何宝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旗帜鲜明地与刘少奇站在一起。她还时常借用刘少奇的话——“只要我们还活着一天,即须维持一天”,以此鼓励大家,坚定革命信念,昂扬革命热情。
此后,刘少奇为提高顺直党员的政治水平和统一思想,和同为中央处理顺直问题特派机构特派员的韩连惠决定编印一个党内刊物——《出路》,刘少奇为其写了出版“绪言”,指出顺直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出路只有以无产阶级意识去战胜种种非无产阶级意识。“现在一切纠纷都要马上迎刃而解,决定新的政治路线,建设党的真正布尔什维克化的基础。因此,凡关于改造党的意见,集合起来编成这本《出路》,以便同志们研究和讨论。”随后,他还用“赵启”的化名在《出路》第一期至第七期上相继发表了《客观环境很好,但是党没有出路吗?》《怎样改造顺直的党?》《错误观念的纠正》《职工须知》《坏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只是几块钱的事吗?》《革命的职业家》《国民党不给工人好处,共产党要给工人好处》等文章。当时,刘少奇既要调查研究顺直的情况,又要参与到顺直省委的各项工作中,《出路》上刊出的这些文章大部分是他在夜间写的,因此,与以往一样,抄稿、改稿、加工、润色等都离不开何宝珍的支持与帮助。
12月11日,周恩来从上海来到天津,传达了中央关于解决顺直问题的意见。会后,他还专门找到何宝珍,转达了夫人邓颖超对她的挂念和关心。何宝珍想起那个在广州一起共事过的,比自己还小两岁却有丰富妇女工作经验的小邓,也向周恩来表达了对邓颖超的思念。
12月底,顺直省委扩大会议在天津法租界张庄大桥附近的两排平房内秘密举行。会后,经中央批准,由韩连惠、陈潭秋、张金刃、郝清玉、王德振五人组成顺直省委常委。至此,顺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1929年春,刘少奇携何宝珍返回上海,任中共上海市沪东区委书记。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刘少奇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