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运动的一名战士
1925年春,刘少奇与何宝珍经上海去广州,参加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筹备工作。这次大会准备正式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并讨论一系列重要议案。刘少奇主持大会筹备处,起草文件和主持会务。《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决议案》《经济斗争决议案》《组织问题决议案》《工农联合决议案》《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等文件,是他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起草或主持起草的。在这段时间里,何宝珍除了参加必要的筹备工作外,就是尽一切努力在生活上照顾刘少奇。刘少奇原先有肺病,加上长期熬夜、大量吸烟,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在工作上,何宝珍还要帮刘少奇誊抄会议资料,整理正在写作的文件。昏暗的灯光下,她常常陪刘少奇抄写整理资料到深夜。劳动大会上的一份份议案、决议,无不包含着何宝珍的心血和汗水。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后不久,中央决定派刘少奇到上海筹建全国总工会上海办事处。5月下旬,刘少奇与何宝珍匆匆赶到上海。刚刚着手工作,青岛日商纱厂1万多名工人的罢工斗争到了关键时刻,刘少奇又立即赶到青岛。到青岛不到10天,又接中共中央急电迅速返回上海。
刘少奇去往青岛期间,何宝珍在上海从事妇女活动和工运工作。这期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刘少奇回到上海已是6月初,何宝珍向他述说了这几天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中共中央最新的动向,以便刘少奇能尽快了解情况。说到最后,何宝珍气愤地说道:“你知道吗?两个多钟头以前,南京路巡捕开枪打死打伤很多学生和市民。中国人是可以随便宰杀的吗?我这次一定要和帝国主义者拼了!”
当年2月间,日商纱厂大批开除成年工人,企图以“养童工”(以集中营式的方法教育控制的童工)替代。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了以“反对东洋人打人”为口号的罢工风潮,被称为“二月罢工”。日本厂方虽答允“不得无故打人”,但事实上仍是借故打人、开人。5月15日,上海日商纱厂内外棉第七厂工人顾正红被日本大班(经理)开枪杀害。这一事件,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5月30日,有工人、学生2000多人按预定计划到南京路和公共租界各要道宣传演讲、散发传单,抗议帝国主义暴行。英租界当局派出大批巡捕,逮捕演讲的学生和工人。下午2时多,关押学生的老闸捕房门外聚集了近万名群众,要求释放被关押的学生。英租界巡捕房不但没有放人,反而公然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射击。顿时南京路上血流成河,当场打死13人,伤数十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这也就是何宝珍如此激愤的缘由了。不光是何宝珍,更多的共产党员和普通群众也都行动起来,上海人民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正在形成。
刘少奇一回上海,便受命担任上海总工会总务主任,担负的工作具体而繁重。他既要参与上海总工会各种会议的准备,又要审阅、整理和起草上海总工会贯彻党的指示、决议的各类文件;既要深入工人群众中去了解斗争的情况,传达党和上海总工会的声音,又要及时汇总各方面斗争情况上报给党组织;既要协调好上海总工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行动,又要协调上海总工会与学界、商界群众团体的联合行动。何宝珍一直跟随在刘少奇身边,在照顾他日常生活的同时,还积极协助刘少奇的工作。后来,何宝珍亦担起上海总工会的通信联络、管理文件和抄写等工作,成为五卅运动的一名战士。
五卅运动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上海总工会组织20多万工人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大罢工,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这场席卷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使大革命逐步走向高潮。
上海各工厂的罢工工人在上海总工会的组织下,在8月下旬至9月底分批全部实现复工。整个工作始终进行得有条不紊,刘少奇却因操劳过度导致肺病复发,病倒了。11月,经组织安排,在何宝珍的陪伴下,刘少奇离开上海,回长沙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