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学生运动

投身学生运动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后,提倡男女平等、主张发展教育,并为此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三女师应运而生,校址设在衡阳。为减轻学生负担,使女子也能享有和男子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三女师除收取一些学杂费外,伙食费全免。由此,像何宝珍一样家境贫寒但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必为生活所忧,可以尽情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来到三女师后,何宝珍阅读了大量的新潮、进步刊物,如《新青年》《湘江评论》《女界钟》等。这些刊物中的每一句话都拨动着她的心弦,引着她的思想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

在何宝珍就读的第二个学期,五四运动掀起的反帝反封建风潮开始席卷全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湖南的进步青年也积极行动起来。毛泽东以湖南为基地,以新民学会为核心,组织和领导了湖南各阶层人民投入五四运动,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潇湘大地的高潮。衡阳反响尤甚。

身处校园的何宝珍时刻关注着巴黎和会的进程。当巴黎和会拒绝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来时,何宝珍的内心燃起了熊熊怒火。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劳苦大众带来的灾难,何宝珍有着亲身的体会。父母的苦难,家乡人民的苦难,在她眼前一一浮现。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声响彻中华大地时,何宝珍热血沸腾,十分渴望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斗争中去。

这一时期,衡阳各校陆续成立学生自治会、开庆祝会、演新剧,开展爱国宣传。而后又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简称“湘南学联”),由6所中学(三男师、三女师、三甲工、三中、成章、道南)每校推选2至3名代表组成。三女师的代表之一朱舜华思想比较新潮,而且敢于斗争,与何宝珍比较熟悉,两人经常在一起学习和探讨问题。在湘南学联的领导下,何宝珍与朱舜华、刘淑媛、肖腾芳、邓金声等进步女同学,经常深入街头巷尾、市郊农村,搞宣传、贴标语、发传单。她们每到一处,先唱歌或演剧吸引路人注意,等人群集聚后,再进行讲演。何宝珍主演的《哀台湾》《孔雀东南飞》等时事话剧演得感情真切、哀而动人,围观群众看了后都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动军阀政府的卖国行为以及封建礼教的束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纷纷同仇敌忾、哀叹不已。

为支援五四爱国运动,湘南学联决定举行一次全市范围的学生游行示威活动。而此时的三女师校方却认为学生爱国运动是一股乱流,将要举行示威游行的消息传开后,校方更是贴出告示禁止学生出入,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不满。朱舜华作为湘南学联的第一届干事,积极动员周围的同学突破学校封锁,投身到反帝爱国的浪潮中去。何宝珍也立即行动起来,将从朱舜华那里拿来的湖南省学联的罢课宣言略作摘抄,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联合志同道合的肖腾芳、邓金声等同学,准备参加此次示威游行。由于当时校方禁止学生出入,何宝珍等人只能翻围墙出去,从雁峰寺会场出发。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制的小旗子,上面写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字,在湘南学联领导骨干的带动下,在街上高喊口号、示威游行。

回校后,监学责备并威胁何宝珍说,如果继续参加这些活动,学校就会开除她。何宝珍毫不畏惧,依然积极投身三女师的各种抗日爱国活动中,后亦成为湘南学联的骨干。其间,学校当局开除了朱舜华等5位参与游行示威又剪了短发的三、四年级学生。1921年秋,朱舜华经教育界名人徐特立、何炳麟介绍,回到三女师复学,读四年级,与何宝珍同班。

在湘南学联的活动中,何宝珍相继结识了省立男三师的蒋先云、黄静源,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的夏明翰以及省立三中的陈清玉等进步同学。他们常在一起研究学联的工作,参与起草宣言,拟发通电,联合各界人士罢工、罢课、罢市。通过这一系列的锻炼,何宝珍成长很快。

为抵制日货,湖南省各地学校都设立了仇货检查会,衡阳还设有国货维持会。何宝珍作为湘南学联骨干成员之一,积极领导三女师同学参加抵制日货、维持国货的运动,派学生参与店铺、码头的巡查以及日货的收缴。南门广货铺子太和祥的老板姓黄,是个大商家,因贩卖日货,国货维持会发通知到各校,各校共来了1000多人去抵制,把他的铺子给封了。日商戴生昌轮船公司的两只轮船往来于衡阳、长沙之间,与中国轮船公司争夺客运业务,其售票价格总比中国轮船公司的低,竞争到最后,不但不要钱,反而向坐船的中国人发日本毛巾。国货维持会组织20余人前往码头,劝阻中国人不要坐外国船,最终迫使日轮停航。

衡阳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全国各地学联的支持,山西省学生联合会女子师范干事部特意寄来《劝用国货歌》。何宝珍等三女师爱国学生立即学唱起来,日夜排练,深入街头巷尾宣传,劝用国货:

学生罢课罢商罢市,为甚么如此咆哮?因为我中国贫,处处受制于强邻。割我台湾窥我闽,占据青岛制京津。即我神州几万里,那一处不是□□而喧宾。同胞呀!同胞呀!从此再不知回头。高丽的覆辙,印度的同俦,到那时,釜中鱼,狱中囚,何处哀求?及早回头,虽不能积极的复仇,想一个消极的报酬。凡是东瀛品,决意不购求。贫者服我布麻,富者衣我罗纱。结实耐久不奢华,才能够救我国家。任凭他花锦如云,不抵我荆钗布裙。通我商人惠我工,这算是真正爱群。况我国物产富有,那一个能够作耦。因我们喜新厌故,观国货如弃敝帚。人未亡我我自亡,人未害我我自戕,甚么花露水,甚么薄荷霜,那一种不是来自东洋人,以货物作刀枪,杀我制我,不露锋芒。我们还混混如梦,燕雀处堂。同胞呀!同胞呀!急转心肠,用我国货,抵拒外商。这就是救急的良方,切莫忘!

1922年,何宝珍在湘南学联的活动中遇到一位文质彬彬、态度谦和的老师张秋人(化名张国华)。他经常参加湘南学联的活动,指导相关工作,并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寻找适合培养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以发展党团组织,扩大革命力量。在了解到何宝珍的家庭状况以及她在三女师和湘南学联的各种表现以后,张秋人开始对何宝珍加以引导和培养,不久便介绍她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三女师团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