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环节——培养综合素质的主阵地
学生是人工智能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是人工智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和学生有着互补的责任。教师负责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此,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人工智能、体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学的重点是引导每个学生经历“学中做”和“做中学”的过程,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中有所体验和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体会到学习人工智能的乐趣。
根据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指南》建议将人工智能教学的实践环节分为3种类型。
(1)体验
人工智能的体验式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做”来“感受”,更注重向内学习,强调知行合一。传统学习方式如同“观摩游泳”,而体验式学习方式如同“自己游泳”。传统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和书本讲解正确姿势,但学生若不亲身体验是学不会游泳的。对每个人来说,从体验中学习都是一种最基本与自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人工智能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巨大潜能。
(2)编程与调试
以编程与调试为内容的实践环节是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各项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借助各种编程平台编写和调试人工智能程序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参加活动
学生参加人工智能活动的常见形式有人工智能竞赛、人工智能夏令营、人工智能博览会等。其中,各类人工智能竞赛是参与人数最多、最经济和最普及的活动。人工智能竞赛不仅是一种对学习效果的客观检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踏实作风和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参赛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强大的对手以及意想不到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迎难而上,敢于竞争,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协商、协作、互助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