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总序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才智横溢,著述宏富,在其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生涯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社会、教育、历史、宗教、政治等广泛领域。罗素被人称为“世纪的智者”。他不仅在数学和逻辑研究上,具有举世公认的突出建树,而且在人文科学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创见。他那多姿多彩的人文著作博得世人的喜爱,其中蕴含的热爱人生、酷爱自由、主张正义、追求真理的宝贵思想,激励和启发了广大富有进取精神的人。

今天,以更成熟的观念,更坚定的步伐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人,认识到了“必须大胆而积极地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罗素的人文思想并非尽善尽美,但他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种种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国家人民一些有益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生活智慧。这些乃是人类心智的一种结晶,是全人类宝贵精神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正从封闭走向开放,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思考,表现出可贵的探求精神。在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道路上,有必要分享全人类的知识菁华。我们相信,有选择地忠心读一读罗素饱含人生哲理和人类良知的人文著作,有益于拓展我们的思路,培养我们的理智。

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鉴于长期以来我国对罗素的人文著作译介甚少,我们选编了这套译丛,重点向读者推荐罗素有关人生、心理、婚姻、伦理、社会、文化诸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文字明快,思想深邃,充满睿智,相信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朋友的欢迎,并从中体验到思想的芬芳,良智的温馨。

值得一提的是,罗素始终是人类进步事业的坚决拥护者,深切同情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正义斗争,并对中国人民怀有特殊的真诚而友好的情感。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时也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对此,我们提请读者在阅读他的著作时,能作分析、鉴别和取舍。

编者

1988年12月记于北京

1992年10月定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