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神信仰是人类最初的宗教

第一章 多神信仰是人类最初的宗教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考虑人类社会从粗野的开端到具有较大完善性的状态的改进,那么多神信仰或偶像崇拜[1]就曾经是,而且必然必定一直是人类的最初的和最古老的宗教。这个意见我将努力通过下述论证来确证。

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的材料是,大约一千七百年以前整个人类都是多神信仰者[2]。少数几位哲学家的值得怀疑的和怀疑主义的原则,或一两个民族的,而且亦不完全纯粹的一神信仰,构不成值得重视的反驳。看一看历史的清楚的证词。我们向古代追溯愈远,我们就愈发现人类沉湎于多神信仰[3]。没有任何更完善的宗教的痕迹或征象。人类最古老的记载仍然呈现给我们那个体系[4]作为通俗的和公认的信条[5]。北方、南方、东方、西方,对这同一个事实给予它们一致的证词。有什么能够反对如此充分的一个证据呢?

就书写或历史所及而论,古代人类似乎普遍曾经是多神信仰者。难道我们应当断言,在更遥远的古代,在懂得文字或发现任何艺术或科学之前,人们怀有纯粹一神信仰的原则?这就是说,当他们是无知的和野蛮的时,他们发现真理;但是一当他们获得学问和礼仪时,他们就陷入谬误。

但是,在这个断言中,你们不仅与概然性的全部现象相矛盾,而且也与我们目前对野蛮民族的原则和意见的经验相矛盾。亚洲、非洲和美洲的野蛮部落全都是偶像崇拜者。这条规则没有一个单个的例外。因为,假如一位旅行家进入某个未知的地区,如果他发现当地居民具有艺术和科学的修养,尽管即使根据那个假定,存在着不利于他们是一神信仰者的可能性,然而直到更进一步探究之前,他都不能有把握地就这个问题宣布任何事情;但是如果他发现他们是无知的和野蛮的,他就可以预先宣布他们是偶像崇拜者,而且几乎不存在他出错的可能性。

看来确定无疑的是,按照人的思想的自然进程,无知的大众在将他们的设想延伸到那个把秩序赋予自然的整个构造的完善存在者之前,必定首先怀有对一些高级力量的某种谦卑的和亲密的概念。我们可以合理想象,人们在居住宫殿之前先居住茅屋或者在研究几何学之前先研究农业,同样我们可以合理断言,神在显现给人们一个全知、全能和全在的纯粹精神之前,先被人们领悟为一个具有人的激情和嗜欲、肢体和器官的有力量的、却有限的存在者。心灵从低级到高级逐渐上升;通过对不完善的东西的抽象,它形成完善性的观念;通过缓慢区分它自己的构造[6]中的高贵部分和粗野部分,它学会只把前一个崇高和精致得多的部分转移给它的神。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扰乱思想的这个自然进程,除非有某种浅显的和不可战胜的论证,它可以直接把心灵引向一神信仰的纯粹原则,使心灵一次跳跃就跃过安置在人的本性和神的本性之间的巨大间隔。但是尽管我承认,宇宙的秩序和构造在得到精确考察时提供这样一个论证,然而我绝不能认为,当人类形成他们对宗教的最初的粗野的概念时,这种考虑能够对他们有一种影响。

我们非常熟悉的那些对象的原因从来不激起我们的注意和[7]好奇;无论这些对象自身[8]多么奇特和多么令人惊奇,它们都被原始的和无知的大众所忽略,没有太多考察或探究。正如弥尔顿[9]描绘的那样[10],亚当在乐园一出现时就各种官能充分完善,就会自然惊叹自然的灿烂景象、天堂、天空、大地、他自己的器官和肢体,就会被引导来追问这个奇妙的景色来自哪里。但是一个野蛮的、匮乏的动物(正如人在社会最初起源之际的情形)受到无数需要和激情的压迫,没有闲暇来钦敬自然的有规则的面貌或对他自幼就已逐渐习惯的那些对象[11]的原因进行探究。相反,自然显现得愈有规则和齐一、亦即愈完善,他就愈熟悉它,愈不倾向于审视和考察它。一个怪物的诞生激起他的好奇,被他看作一个异象。它以其新颖性警告他,立即让他颤栗、献祭和祈祷。但是一个所有肢体和器官完整无缺的动物,对他就是一个平常景象,引不起任何宗教的意见或感情。倘若问他,那个动物来自哪里,他将告诉你,来自它的父母的交媾。它的父母又来自哪里?来自它们的父母的交媾。一些迁移就满足他的好奇,而把对象置于这样一个他完全看不见它们的距离。不要想象他甚至将提出这个问题:最初的那个动物来自哪里,更不用说,宇宙的整个系统或统一结构来自哪里。或者如果你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要期望他将以任何焦急的态度把他的心灵运用于一个如此遥远、如此无趣和如此超出他的能力范围的主题。

但是更进一步地说,如果人们当初被从自然的构造出发的推理引导到对一个最高存在者的信念,那么他们绝不可能为了接受多神信仰[12]而放弃这个信念;但是,当初产生并在人类中传播一个如此恢宏的意见的同一些理性[13]的原则必定有能力更容易保持这个意见。任何学说的最初发明和证明是比它的支持和维持更困难得多的[14]。

在历史事实和思辨意见之间存在一种重大的差异;对历史事实的知识和对思辨意见的知识也不是以同一种方式得到传播。一个历史事实,当它经由口头传说从目击者和同时代人那里流传时,在每一次相继的转述中都要受到伪装,可能最终只保持与它以之为基础的原始真相很小的(如果有的话)相似性。人们的虚弱的记忆、他们对夸张的热爱、他们的放任的粗心,这些原则如果没有得到书籍和书写的矫正,很快就歪曲对历史事件的说明,在论证或推理鲜有或没有地位的地方,也绝不能召回过去在那些转述中遗漏的真相。因此,关于赫尔库勒斯[15]、忒西乌斯[16]、巴库斯[17]的寓言应该在起源上曾经基于被传说所败坏的真实历史。但是关于思辨意见,情形则完全不同。如果这些意见是基于如此清楚和浅显以至于令一般人类确信的论证之上,当初传播这些意见的同一些论证就将仍然保持它们的原始的纯粹性。如果这些论证是更深奥的和更远离凡俗人的领悟力,那么这些意见就将总是局限于少数人;一旦人们放弃对这些论证的静观,这些意见就将立即丧失和被遗忘。无论我们选择这个两难困境的哪一边,必定看来不可能的是,根据推理,一神信仰能够曾经是人类的最初的宗教,后来由于它的败坏才产生多神信仰[18]和异教世界的各种不同迷信[19]。当理性是浅显的[20]时,它防止这些败坏;当它是深奥的时,它使这些原则完全在于凡俗人的知识之外,唯独这些凡俗人才容易败坏任何原则或意见。

[1]根据TLB版第113—114页注释34,2,在《宗教的自然史》的早期版本中,休谟像那个时代的其他作家一样把“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当作同义词来使用。在1757—1770年各版中经常出现的是“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的”;在1772年版中“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的”这两个词被“多神信仰”和“多神信仰的”系统地、但不完全地取代。不过休谟似乎并不认为偶像崇拜总是多神信仰的。

[2]“多神信仰者”,AWC版为“偶像崇拜者”,TLB版为“多神信仰者”。

[3]“多神信仰”,AWC版为“偶像崇拜”,TLB版为“多神信仰”。

[4]“那个体系”,AWC版为“多神信仰”,TLB版为“那个体系”。

[5]“信条”,AWC版为“体系”,TLB版为“信条”。

[6]“它自己的构造”,AWC版为“它的构造”,TLB版为“它自己的构造”。

[7]“和”,AWC版为“或”,TLB版为“或”。

[8]“自身”,AWC版为“自身可能是”,TLB版为“自身”。

[9]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年),英国诗人和政论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失乐园》和《复乐园》等。

[10]弥尔顿:《失乐园》卷Ⅷ,第250—282行;参见汉译本,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93—294页。

[11]“那些对象”,AWC版为“对象”,TLB版为“那些对象”。

[12]“多神信仰”,AWC版为“偶像崇拜”,TLB版为“多神信仰”。

[13]“理性”,AWC版为“推理”,TLB版为“理性”。

[14]“更困难得多的”,AWC版为“无限地更困难地”,TLB版为“更困难得多的”。

[15]赫尔库勒斯(Hercules),亦即赫拉克勒斯,希腊和罗马神话学和传说中最有名的英雄,他英勇无畏,不惧怕任何神或魔怪。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最初可能是一个氏族首领或英雄,由于其在战争中的名声而被编入神话学和传说中。后来关于他的故事不断扩大,逐渐形成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奇迹”。

[16]忒西乌斯(Theseus),亦译作忒修斯,希腊神话学和传说中最主要的英雄之一。传说他是雅典国王埃勾斯和特罗曾公主埃特拉之子,曾多次斩魔除寇并建立惊人功绩。在希腊古典时期,他被视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普鲁塔克为他写过传记。

[17]巴库斯(Bacchus),亦即狄奥尼索斯,希腊和罗马神话学和传说中最重要的神之一。传说他是宙斯和塞墨勒之子,曾向人类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知识,从地下引出葡萄酒泉、牛奶泉和蜂蜜泉,创造过很多奇迹。

[18]“多神信仰”,AWC版为“偶像崇拜”,TLB版为“多神信仰”。

[19]根据TLB版第115页注释36.35,在休谟那里“迷信”通常意指过度的和没有根据的宗教信念和习俗以及与这样的习俗相关的信念(包括对神的徒劳的恐惧、偶像崇拜式的或过度的礼拜,以及许多荒唐的或愚蠢的信念)。

[20]“浅显的”,AWC版为“非常浅显的”,TLB版为“浅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