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婚姻史 第1卷》简介
《人类婚姻史 第1卷》这本书是由.(芬兰)E.A.韦斯特马克著创作的,《人类婚姻史 第1卷》共有17章节
1
绪论 论研究方法
本书所采用的方法,乃是在英国社会人类学界已盛行半个世纪的比较法。这一方法之被应用于人类文明研究,系有鉴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产物,诸如工具、武器、艺术品、...
2
第一章 婚姻的起源
婚姻,通常被作为一种表示社会制度的术语。因此,可以给它下这样一个定义:得到习俗或法律承认的一男或数男与一女或数女相结合的关系,并包括他们在婚配期间相互所具有的以...
3
第二章 原始时代人类的交配期
一些生理学家认为,动物界的性生活周期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生殖活动乃是个体经济的剩余产物。因此可以说,它们的交配期通常发生在收支比例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 另外,根...
4
第三章 “乱交说”批判之一:关于被当作过乱交生活的民族实例
关于早在原始人中即已存在婚姻,并由父母和子女组成为家庭的结论,是与研究早期历史的许多社会学家的观点完全对立的。他们通常都是认为:人类起初生活于杂乱性交状态,当时...
5
第四章 “乱交说”批判之二:关于婚前不贞
有人提出,对于那些据说一无所有的蒙昧人而言,乱交是丝毫不受限制的。在世界各地的未开化部落中,乱交都是与婚姻同时并存的。乱交不仅是一种事实,而且往往还为风俗习惯所...
6
第五章 “乱交说”批判之三:关于“初夜权”
据称,关于“乱交”或“共有婚”的假说,可以从某些被看作是为个体婚而赎身的习俗中,得到有力的证明。我们听说,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要想合法地得到对妻子的独占权,首先...
7
第六章 “乱交说”批判之四:关于宗教性卖淫、借妻换妻、节日纵欲
我们在上一章中讨论了“初夜权”问题。此外,还有一类习俗与“初夜权”中的某些情况十分相似,这就是宗教性卖淫。而且,宗教性卖淫也同样被某些人看成是在为个体婚而赎身。...
8
第七章 “乱交说”批判之五:关于类别式亲属制度
将近50年前,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摩尔根公布了139个不同民族或部落所使用的亲属称谓。他把这些称谓分为两大类:即“说明式”和“类别式”,并认为这两大类亲属称谓制...
9
第八章 “乱交说”批判之六:关于母权
1861年,瑞士法学家巴霍芬博士发表了一部学术巨著,提请人们注意古代某些民族曾经盛行母权制的事实。此外,他还部分地根据古人的史实记述,同时也根据民间传说和神话故...
10
第九章 “乱交说”批判之七:关于男性嫉妒
达尔文曾经说过,所有雄性的四脚兽都有一种嫉妒心,其中很多还生有专门的利器,用以同其对手进行较量;从我们所了解的这一情况来看,两性之间的乱交是极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中...
11
第十章 结婚率和结婚年龄
在未开化民族中,不仅存在着婚姻制度,而且其结婚率还远比我们文明民族为高。一般说来,几乎每个男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都要争取结婚;而女子更是没有一个不嫁人的。当然,...
12
第十一章 独身生活
对所有的普通男女来说,结婚不仅是自身的渴望,而且也是应尽的义务。同时我们发现,与这一观念相反,在许多特殊情况下,独身比结婚赢得更多的尊重,甚至被视为一项严肃的职...
13
第十二章 性羞涩
所谓“性羞耻”,系指因想到性行为或任何容易引起这类行为之念头而产生的羞耻感;而“性羞涩”则是害怕或者回避做出任何可能引起性羞耻之事的倾向。性羞耻导致人们对性行为...
14
第十三章 求偶
只要我们能看到植物雌雄生殖细胞之间的外部差异,我们就会发现:雄性细胞在雌雄结合上总是表现得比较主动,而雌性细胞则处于被动状态。在这方面,很多低等动物也都与植物的...
15
第十四章 动物的第二性征·雌性羞涩
除了“自然选择”之外,达尔文还提出了另外一个原理——“性选择”。如果说自然选择决定于雌雄两性一切年龄之个体的成功,而与一般生活条件有关的话;那么,性选择则决定于...
16
第十五章 吸引异性的原始方法
在本章和下一章中,我们要谈谈原始部落中的男女为使自身对异性更具性诱惑力而采取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既有男子为追求女子而采用的,也有女子为吸引男子追求而采用的。我们...
17
第十六章 吸引异性的原始方法(续)
关于人类着附于身体之上的东西,还有一类需要加以探讨,这就是衣着。人们使用衣着类物品的目的,正如“衣着”一词所示,是要着之于身,或者说,是要遮住身体其中的某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