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他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革命战争,不仅创立了一整套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和战役战术理论,而且亲自指导和指挥许多战役取得胜利。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下面,仅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谈几件事:

1932年夏,蒋介石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对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共苏区中央局于8月初召开了兴国会议。会议决定:红军主力迅速北进,首先消灭盘踞在乐安和宜黄的敌人,然后分别向西、向北,威胁并夺取吉安、抚州等中心城市。

根据兴国会议精神,军委于8月8日发布命令,规定以红一方面军为主,由江西军区和闽西军区所属部队配合,发动乐安、宜黄战役。

8月中旬,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签发了进攻乐安的训令。为什么先攻乐安呢?原因之一是乐安位于宜黄西南,距我们红军的出发地较近。还有一个原因是,乐安的守敌为两个团又一个营,由敌军一个旅长指挥;而宜黄的守敌有四个团,由敌师长亲自统率;先打弱敌,这正是毛泽东同志的用兵方法。

我军相继攻克乐安、宜黄后,按照兴国会议决定,红军主力应西渡赣江夺取吉安,或向北进击夺取抚州等中心城市。但是,毛泽东同志早在东征漳州以前,就明确反对临时中央关于“夺取中心城市”的错误决定和“左”倾路线;现在,在敌人第四次“围、剿”即将到来之际,他认为更不应该去进攻敌人兵力雄厚的大城市而消耗红军力量。所以;他和朱德总司令商量后一致认为应该改变原来夺取中心城市的计划,转而攻击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于是,我们把目标转向宜黄东面的南城。可是,当我们把三个军团调集到南城外围准备进攻时,发现驻守南城的敌军有三个师,而且城防工事很坚固。,根据这个情况,毛总政委和朱总司令经过冷静、填密的考虑,果断地决定我军主动撤离南城地区,回到新占领的地区发动群众,做好准备,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这样,就使红军避免了陷于长期苦战、久攻不下的消耗战,保持了战斗力,从而取得了战略主动,为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准备了条件。

按照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原定的计划,这些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在指挥乐安、宜黄战役中,采取的正是这个方法。

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大面。在军事上,他认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主张集中力量,击敌一点,而且要先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解放战争初期,我任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在我军撤离张家口,主力南下转战平汉路后,有一段时间仗打得比较被动,甚至没有打过一次歼灭战。针对这种情况,毛主席给军区发来电报,指示我们要打好歼灭战,必须“以小部兵力钳制敌之其他部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一个敌人,决不可同时打两个敌人,也不可将很多兵力使用于钳制方面。”

我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部署以后的战役,果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使战局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在清风店地区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消灭了敌军一个军部、一个整师又一个团,俘虏了敌军长和副军长等,为尔后解放华北重镇石家庄创造了有利条件。

平津战役中;毛主席神机妙算、运筹帷幢,更显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战略家的杰出才能。

当时,华北敌军总指挥傅作义将六十万军队从西面的归绥起,向东沿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唐山和滦县,直达海滨,摆成了一字长蛇阵。

毛主席按照“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个富含哲理的道理,决定把平津战役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对敌军分割包围、将其一字长蛇阵截成数段;第二,先解决两头,即依次歼灭西面的张绥(张家口、归绥)之敌和东面的津唐(天津、塘沽、唐山、滦县)之敌;第三,最后解决北平之敌。有的同志把这个部署形象地叫作“腰斩长蛇,砍头断尾”战术。

但是,要完成这个分段歼敌的部署,必须使傅作义留在北平而不从海上南逃。这时,一毛主席展示了他那高超的指挥艺术:

首先,命令原来围攻太原和归绥的我军:缓攻太原,撤围归绥,使傅作义感到西线尚有可为而舍不得东逃;

同时,指示正在进行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的刘邓陈粟大军,对已经围住的数十万敌军暂不发动总攻,从而使蒋介石下不了命傅作义南逃的决心。

唯物辩证法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毛主席正是把这种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军事指挥,通过不同战场间的联系来使敌人“听从”我们的调遣。

接着,毛主席又命令我军对张家口围而不打,迫使傅作义不得不派出其“王牌军”第三十五军从北平赶赴张家口救援。

当时我在华北第二兵团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我们兵团部接到毛主席电示,要我们歼灭敌三十五军。当我们把敌三十五军围困于新保安城内,正准备发动总攻予以歼灭之时,又接到了毛主席的电令:

“杨罗耿对新保安之敌,杨李对张家口之敌,均采取迅速构筑多层包围阵地、长围久困、待命攻击之方针,务使各敌不能逃跑,以利我东北主力陆续入关,完成对平、津、塘、唐诸敌之部署。”

对西面的敌人围而不攻,以便完成对东面之敌的包围。这是毛主席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军事指挥的又一个光辉体现。后来,天津与北平被我军隔断围困后,我们才分别攻歼新保安和张家口之敌,继而天津也被我军攻克,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取得全面胜利—这些都与毛主席杰出的指挥艺术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