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领导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粉碎了胡宗南的进攻,并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扭转了战局,使中国革命战争到了转折点。1948年3月23日他们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于4月13日到达晋察冀的阜平县城南庄。聂荣臻同志和我十分兴奋地去迎接他们。毛泽东同志是坐吉普车来的,下车后他很高兴,说:晋察冀的群众工作好,群众发动得好,我们从五台山来,一过龙泉关,就好象到了当年江西的兴国、瑞金一样。我们晋察冀中央局的同志和晋察冀的军民,都万分高兴,感到今后可以就近更直接地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教导了。

毛泽东同志等到城南庄后不久,约在4月底5月初,召开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这是中央五位书记分开又会合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研究了发展战略进攻问题,在已经连成一片的华北、中原解放区建立并加强统一的党的领导机构问题,以及其他的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部署问题。城南庄是个很小的集镇,却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开过这样一个重要会议,这是我们晋察冀根据地党和人民极大的光荣。

在党中央到来之前,1947年4月,刘少奇、朱德同志率领中央工作委员会到晋察冀,亲临指导工作,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11月,河北重镇石家庄解放。1948年2月16日,刘少奇同志致电中央说:晋察冀、晋冀鲁豫分为两区,原来是因为被敌人封锁分割,所以我们不得不依敌人的封锁线来划分行政和工作区域,现在正太、德石两路和石家庄之敌已消灭,分界的客观原因与必要已不存在,我想提议两个解放区的党委合并,成立华北中央局。20日,毛主席复电刘少奇同志要他召集有关领导人讨论此问题,以及成立大党校、大军校、大军报诸问题。3月7日,他为中央起草了给中工委的电报,说:华北局成立后,大党报应当象延安解放日报那样,是同时代表中央和华北局的;办大党校、大军校也是同时担负为华北又为全国训练干部的责任,由于中央目前还没有力量顾及此事,似以由中央会同华北局规定方针和计划,然后交华北局办理为宜。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华北局办了《人民日报》(进北平后成为中央的报纸),办了华北军事政治大学,还办了华北局党校(1954年与马列学院合并成为中央高级党校)。华北局成立后,全地区有六千万人口,成为支援解放战争的有力后方,对华东、华中、西北的战争都有支持。

现在回顾1948、1949年的情景,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年代,多少年来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眼看将要被彻底推倒,人民将要取得全国政权坐天下。我们每个干部都深深感受到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的无比正确,认识到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必定从胜利走向胜利,都无限热爱和信任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另一方面,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也深深感到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问题也是千头万绪,需要着力解决。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少干部,新解放区的革命、管理、剿匪,那么多的大城市解放了,需要大量的干部,如何为此而进行准备?当时我是华北局负责人兼华北局组织部长和党校校长,就从事这项工作。形势发展很快,大军南下,大片土地解放,国民党的旧政权要彻底打破,人民的政权要建立,干部需要老解放区大量支援。组织部忙于抽调干部,我亲自组织南下干部的领导班子,搭好一个个从区党委书记到县委书记的各级领导班子随军南下。党校不但是培训干部的地方,而且还是个“蓄水池”,哪儿缺少干部向哪儿输送,当时起到这个重要作用。

即便如此,干部还是不足。而新解放的城市中却有大量失学失业青年和贫苦知识分子,他们向往革命或希望找到职业,愿意在人民的天下参加工作。另外,国民党旧的政权机构摧毁了,但对其工作人员要给出路,中央的政策是包下来的政策。毛泽东同志说:全国大解放,打败国民党几百万军队,是军事办法。社会上这么多失业人员,不管要乱,要管。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也要管。十分困难时,饭匀着吃,房子挤着住,不能让人流离失所。为此,华北局1949年2月进北平后,办起了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采取大量招生与严肃改造知识分子的方针,第一期人学的有1万2千多人。课程少而精,以劳动创造世界、阶级斗争和国家学说三个问题为主题,再配以中国革命基本间题及政治形势、国际主义、党史党纲党章等学习。三个月左右毕业。办学的效果很好,绝大多数学员经学习后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观点,打下了确立新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所以出现了人人争说“猴子变人”的情况。学习期间还安排劳动锻炼,进行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初步改变了旧社会知识分子轻视劳动和对劳动人民自高自大的错误观点,认识到劳动创造世界是科学的真理。我们也认识到办这样的学校,由于入学人员的情况复杂,其中有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但最基本的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办学的结果证明,绝大多数学员是可以毕业参加革命干部行列的。

1949年7月,革大第一期结业,我们就它的教育情况和主要经验向中央写了报告;毛泽东同志对此事很重视,很快就看了,并批给了各中央局、分局和野战军前委,说“现在将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负责人刘澜涛、胡锡奎二同志写的该校对于一万二千新学生短期班的教育经验的总结转发给你们,请你们注意这种经验。假如你们同意的话,请将这个文件转发给你们所属学校的负责同志,并在党内刊物上发表,以资传播和仿效。我认为这个总结里所说的方针和方法是正确的。文件本身也是写得好的。”后来,革大还办了政治研究院,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到此学习,毛泽东同志也肯定了其作法和经验。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包括天津分校)一直办到1951年冬才结束,培养了大批干部,解决了当时党和国家的急需,使大批知识分子走上革命的道路。现在,它的学员在各种岗位上,为人民辛勤工作,几十年来作出了很好的贡献,其中有些同志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相当负责的领导人。

另一方面,我也受到过毛泽东同志的批评。毛泽东同志批评起人来是很严厉的,有时甚至是很挖苦的。记得在城南庄时,有一次我到毛泽东同志住的房间里去,他一见到我,就沉着脸说:晋察冀有电台,电台没有油了?没有骑兵通讯员了?马都死光了?晋察冀是出人才的,是有知识分子的地方,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他大声说着,批评着,我体会到这是责备我们请示报告少了。这件事我们有一段时间做得不好,受到他的批评,我心悦诚服,心中很内疚。毛泽东同志这样严肃的尖锐的批评,真使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以后,我在华北局、西北局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了请示报告制度,这与毛泽东同志的批评、教导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