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学习用具中提升自理能力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强还是弱,不妨看看他的书包和文具盒。假如孩子的书包、文具盒总是乱糟糟的,那这个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会很一般,自主力通常不强,学习习惯也会存在一些不好的方面。
这类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规划,不会合理利用时间。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拖拉磨蹭、找东西上面,以至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朋友的儿子沐沐聪明活泼,一直是个惹人喜爱的小孩。可是,上小学之后,朋友每次说起自己的儿子就唉声叹气。
原来,沐沐每次写完作业之后,就把书、作业本、文具盒胡乱地扔在书桌上,铅笔、橡皮经常性消失。每次,朋友让他收拾书包,他就把书、作业本、草稿纸、文具盒一股脑儿地全部塞进书包里,草草了事,他的书包里永远都是乱糟糟的,而他经常需要的东西往往找不到。
很多时候,沐沐把写好的作业随意乱放,当老师收作业的时候,他往往交不出来。当老师打电话问朋友的时候,朋友不得不赶紧放下自己的工作,回家找儿子的作业,并把作业本送到学校去。
因为这件事,朋友没少批评儿子。可是,不管怎样批评,沐沐依然屡教不改。最后,朋友不得不每天帮儿子收拾书包,可是天天收拾,天天乱,把朋友愁得都快焦
虑了。
生活中,像沐沐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为什么孩子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认识到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的重要性,认为整理书包只是小事,为其代劳也未尝不可。还有的父母是看见孩子整理的动作太慢,或是整理得不好,就忍不住插手帮忙。
其实,在整理书包这件小事上隐藏着很重要的教育
意义。
1.可以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书包是孩子经常需要用到的东西。一般来说,拥有自主学习习惯的孩子,都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
一个对自己的书包负责的孩子,就不会出现早上出门还在犄角旮旯找书包的情况,更不会因为晚出门几分钟而错过一趟公交车,或者遇上堵车;一个会整理书包和文具的孩子,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都放在什么地方,不会遗忘重要的东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而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
2.可以消除孩子的依赖心理,建立责任感
如果父母总是替孩子做这些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整理书包和文具是父母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以致养成万事依赖的习惯。有这种想法的孩子是很难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是,这种观念一旦养成,还会让孩子缺失责任心、感恩心。
所以,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往大了说是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增强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尽早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往小了说则是让孩子学会消除环境中妨碍自身学习的不利因素,为自己创造一个静心舒适的学习环境。不管怎样,收拾书包和文具对孩子至关重要,因为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责任心是相互依存的。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了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的重大意义。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去鼓励、引导孩子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文具呢?
1.让孩子明白整理书包是自己的事情
很多父母喜欢帮孩子在书包里翻找东西,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好的。我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观念:孩子的学习和学习用品都需要他自己负责。
所以,你需要告诉孩子,整理书包、检查书包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责任意识,让孩子明白上好学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文具。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2.教孩子整理书包和文具的具体方法
整理文具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把文具盒里的所有东西都倒在桌子上,然后挑出每天都会用到的学习用品,比如铅笔、橡皮、削笔刀、尺子等,文具盒里只放学习
用品。
很多孩子喜欢像沐沐一样把学习资料、课本、作业本一股脑都塞进书包里,在需要用的时候半天也找不到。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根据第二天课程表的安排按顺序摆放,这样方便第二天拿取需要的东西。
一般来说,孩子的书包都会分内外好几层,我们可以教孩子分类整理,让孩子把文具袋、书本放在相应的固定位置,这样寻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另外,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定期陪孩子整理书包和文具,等孩子逐渐养成习惯后,再完全放手。
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孩子最开始时可能做得并不好,但是请千万不要代劳,更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你需要继续鼓励孩子,耐心陪伴,反复教导,并和孩子一起坚持做下去。
孩子做得好,你要及时给他一些鼓励和肯定。相信我,这些正面的鼓励,会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