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度参与孩子的学习

不过度参与孩子的学习


孩子在学习上拖拖拉拉,总是需要父母的耳提面命才能坐下来学习,这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孩子并不是刻意偷懒,而是缺乏学习的正确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无意识的拖拉磨蹭。

面对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情况,父母应该怎么

做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成为孩子的顾问,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在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大多数喜欢参与到孩子学习中的父母已经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他们会认为孩子学习好,自己的人生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这样的做法其实对孩子来说并不公平,因为这是父母在迎合自己对成功的需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是真心地帮助

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一提到学习,就会爆发家庭战争的根本原因,父母认为自己累死累活都是为了孩子,孩子认为自己之所以辛苦地学习是为了父母。

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过度参与的父母出发点当然是为孩子好,希望能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考进顶尖的学校。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过多干涉,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比如,父母的期望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产生羞愧、自责,会因为害怕让父母失望而不敢挑战任何事情。

父母的过度参与不仅会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还会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父母产生更多依赖,甚至会削弱孩子对自我的信心,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所以,你需要对孩子学习的参与程度设定界限,一旦越界,你和孩子都将“陷入泥沼”。要做孩子的顾问,而不是监工。当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当孩子考试失败的时候,也不要因此而羞愧,责骂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正确看待成败,让孩子在失败和挫折中得到成长。

当你做出这样的行动时,你是在强烈地向孩子传递一个积极正面的信息:我从不怀疑你的能力,相信没有我的帮助,你也能够做好一切。这是对孩子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最好肯定。当孩子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会更加积极地去努力进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看到这里,你相信我所说的吗?你是想要做一个参与型父母,还是顾问型父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相信我,对孩子学习的参与程度设限,不过多参与,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你才能把自己从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