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后记

再版后记

十年前的事情已渐渐为人淡忘,十年前译的一本小书还能有幸修订再版,这只能说是译者借了作者的光。

十年来读史阅世,学问不见丝毫长进,眼未高,手更低,心气早已今非昔比,思想的困惑更是有增无减。近日“禽流感”之声不绝于耳,从人对鸡的处置是否多少可以窥见人对人的态度呢?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对猴群活体的研究,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剖析,也未尝不是一把了解人类历史和现状的钥匙。

马克·布洛赫颇重视“人心”的研究,可惜他英年早逝,没能留下这方面的专著。年鉴学派的中坚人物布罗代尔倒是公开承认:“我的历史观是悲观主义的。”“人们每前进两步,又后退一步,甚至两步。”年愈八十的汤因比谢世前最后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在黑暗中摸索”。可见“四十不惑”云云,只能是相对而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连耄耋之年的大师也未能断言已臻从心所欲的境界。试问今日之天下,谁敢妄称“掌握历史的规律”?谁又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上帝眼里,爱因斯坦也如井底之蛙,然而人类并不会因上帝的嘲笑而停止在黑暗中的探索。虽道是人生碌碌,但栖身井底的凡夫俗子,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举目窥天,或许这就是本书得以再版的理由之一吧。

人,是历史的囚徒。历史,终究是难以忘却的。

译者

2006年4月于上海师大39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