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实体与色彩效果

色彩实体与色彩效果

色彩实体是从物理或化学上可以阐明和分析的颜色,即颜料。它通过视觉和大脑感知而对人类具有意义和内容。

眼睛和大脑通过比较和对比而得到清晰的感知。一种有彩色的明暗变化可根据它同一种无彩色——黑色、白色、灰色的对比关系来决定,或根据它同一种或多种其他彩色的对比关系来决定。色彩感知是精神生理学上的真实,它同色彩的物理化学上的真实有区别。

精神生理学上的色彩真实就是我所说的色彩效果。色彩实体和色彩效果只有在和谐的多种色调的情况下才会一致。在其他情况下,色彩实体会同时变化为一种新的效果。以下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们知道一块黑底上的白方块看上去会比一块白底上的同样大小的黑方块要大些。白色伸展并溢出边界,而黑色则向内收缩。

一个浅灰色方块在白底上显得暗,而同样的浅灰色方块在黑底上就显得亮。

图2,白底和黑底上的黄色方块。在白底上,黄色显得暗些,带有一种美丽而优雅的暖色效果。在黑底上,黄色显得特别明亮,并且有一种冷色的、进取性的质感表现效果。

图3,白底和黑底上的红色方块。在白底上,红色显得很暗,其光亮仅能勉强维护自身。然而,在黑底上红色放射出明亮的暖色。

图4,白底和黑底上的蓝色方块,在白底上,蓝色是一种暗色和深度的效果。周围的白底方块要比图2黄色方块的白底显得明亮些。在黑底上,蓝色具有一种光亮的特点,并带有深度的明亮色相。

图5,钻石蓝色底和红橙色底上的灰色方块。钻石蓝色底上的灰色方块显得略呈红色,而同样的灰色方块在红橙色底上则略呈蓝色。当对这两种表面配置同时观察时,其区别就非常明显。

当色彩实体与效果不一致时,我们就取得一种不调和的、有力的、不真实的和不固定的表现力。物质和色彩真实具有一种能产生不真实颤动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得艺术家能够有机会去表现无法表达的效果。

由这些实验所证明的现象不妨归纳在“同时性”的标题之下。同时变化的可能性表明,在色彩构图的过程中,最好是从色彩效果出发,并相应地发展色域的大小和形状。

主题一经拟定,设计就必须服从那个原始的和占主导地位的概念。如果色彩是主要的表现手段,那么构图就应从色域开始,并且由色域再去决定线条。先画线条再加色彩的人永远创作不出一种明晰强烈的色彩效果。色彩有它自己的面积和方向,并且会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勾画出色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