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色调
主观色调
1928年,我对一个艺术班布置一组和谐配色练习。这些练习要求以大小不固定的扇形画成完整的循环色域。当时我没有讲过色彩和谐的定义。连续工作二十分钟左右以后,班上就变得十分不安。我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说:“我们都认为你布置的色彩结合是不和谐的。我们发现这些结合既不协调也不好看。”
“好吧,那么你们随便去画各自感到好看与和谐的色彩结合吧。”我回答说。
班上立刻静了下来,同学们都急于向我证明我的色彩结合是错误的。
一个小时之后,我把他们完成的作业摊在地板上进行检查。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作业上画了好几种有独创性的、彼此很相近的色彩结合。可是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和别人的截然不同。
大家惊奇地认识到,对于色彩和谐,各有各的概念。
在结束这堂有趣的课时,我讲评说:“我们每个人所画的和谐的色彩结合,都代表着各人的主观意见。这就是主观色彩。”
继那次的初步观察之后,这些年来又进行过多次观察,现在我已积累了大量资料。
为了使这类试验取得成功,作画者应该首先对色彩有个一般的感受。如果不事先对调色板进行认真研究,并用画笔和颜料进行实践,就不可能取得可靠的结果。
主观色彩的实验开始时应非常小心。认为主观色彩能揭示性格或思想感情方式的任何想法都应避免。许多人对于如实地表现自己,都有所抑制。任何在职业中使用色彩的人在发现他的主观色彩上多半都会有困难。并且,早期对色彩结合进行的尝试常常是希望取得成就,当事人往往会画出补色或商业上流行的结合色,而没有反映自己。
和谐可能表现得非常狭窄,只呈现为两种或三种色彩,如浅蓝、中灰、白色和黑色,或深棕红色、浅棕红色和黑色,或黄绿色、黄色和黑棕色等等。
再者,和谐的范围也可能很宽广,多种饱和程度的黄、红、蓝色,两种或更多的明暗程度繁多而不同的纯色。
有些人的色阶非常狭窄,有些人则非常宽广,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各种想象得到的中间状态。
有些主观色彩结合中,某一种色相在量上占统治地位,所有色调都带有红色,或者黄色,或者蓝色,或者绿色,或者紫色的强调意味,因此人们就喜欢说,某某人是用红光、黄光或蓝光来看世界的。就好像他是透过有色眼镜看待一切事物的,也许他还以相应色彩的思想和感情看待事物哩。
在对主观色彩的研究中,我发现不仅对色相的选择与并置,甚至对色域大小与方向都可能具有很大的特性。有些人垂直地安排全部色域的方向,而另一些人则强调横的或斜的方向。色彩方向是捉摸思想和感情方式的一个线索。有些人倾向于有力的、带着锐利边界的色域,另一些人则倾向于互相贯通的或模糊而杂乱的小块色域。喜爱后一种色域的人不会热衷于清楚而简单的思路。他们可能是易动感情的,多愁善感的。
要试图对主观色彩进行任何解释,就必须注意最细微的特征,然而最基本的因素是各人散发的“微妙的氛围气”。
现在举例说明不同的主观色彩类型。
图13、14,是图12中那个年轻妇女的作业,它们表现了很纯的色彩和不少清晰可辨的色彩。对她来说,最基本的对比是色相对比。
图16、17表现了另一位学生的主观色调。强烈的色彩以较暗的色调而鼎沸激昂:黑色在整个协调中担当了主要角色,而纯度色彩则同黑色一起强烈闪变。黄色用得很少,然而却以一种纯色射线在阴沉的整体中放光闪耀。蓝红色增强到接近紫色,并且同迟钝阴暗的补色黄绿色形成对比。强烈的、黑暗的和色展示了大量的清晰可辨的浓淡,表明了一种带有强烈感情的活泼而精神集中的个性。
图18-21:这个学生着色非常强烈。色彩结合包含了依次形成强烈对比的原色红、黄、蓝。在发现了自己主观色彩结合以后画的花朵习作中,表现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清新和爽朗。很显然,作画者由于找到她个人的色彩技能而变得活跃,并获得了自信心。我劝她暂时只画些适合主观色彩表现的主题,因为正是这些色彩最能被强烈地感受和体验。这种新鲜而生动的体验对于艺术创作过程是无比重要的。
绘画的个性结构应来源于它主观上已定的对形状与色彩的倾向。
主观色调知识在教育和艺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应该自然地使每个儿童有机会得到有机的自我发展。因此,教育者必须能够看出学生的素质与潜在能力。主观色彩结合是识别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关键。帮助一个学生去发现他的主观形状与色彩就是帮助他去发现自己。起初,困难似乎是难以克服的,可是我们应该相信每个人内在的精神力量。
教师当然要毫无疑问地抱同情和爱护态度,还要毫不吝惜地给予大量帮助。正如一个园丁为他的花木生长准备最适宜的条件那样,教育者也应为孩子们提供智力与体力成长的良好条件。这样,这种成长就会按照它自己原有的方向和力量发展。
艺术教育包含两个问题:增进并加强学生的个人创造性素质,教会他们形状与色彩的一般客观规律,并以从自然界学到的东西加以补足。如果指定的题目同他个人的主观形状与色彩相近,那么在这里,个人的素质也会增长与提升。
对于图15中的女学生,应该指定她下面这类题目:夜、暗室灯光、秋季暴风雨、葬礼、忧伤、郁闷等。她的自然习作应该用软炭笔或黑色与白色颜料来完成,并且不用几何图形勾外形。
图12的女学生需要的作业是:春光、幼儿园、命名仪式、盛花节、花园的早晨等。自然题目应该鲜明生动,没有明暗对比。
换句话说,把同样标准的花卉或人物习作强行布置给所有的学生,是错误的。个人的主观倾向性的作业也是需要的,这样就使学生能发现正确的直觉解决方法。当学生遇到对他们“陌生”的主题时,尽管到那时为止还缺乏这样做的客观知识,他只得迫使自己开动脑筋去对付它们。
当学生已经掌握他自己的色彩原则时,就可以布置给他各种形状与色彩对比的基本练习。这时就会发现,一些人对某些对比有一种偏爱和鉴别力,而在处理其他对比时,却感到困难。每个学生都需要对普遍原理具有一种基本知识,无论他喜爱与否。这些普遍原理会在他身上产生自然的奋发精神,促进新的创造力。
分析古今绘画作品,说明每种色彩对比,是个可取的方法。学生有机会看到直接引起他的注意和兴趣的作品,会受到很大教益。他最喜爱的图画就会成为他的老师,他参观时停住脚步的地方就是他学到东西的地方。一个人可能会被明暗对比的典范所吸引,而吸引另一个人的则可能是色相、形状或建筑构图的典范。表现主义画家强烈而富丽的色彩,或者塔希主义画家的虚无主义形状,都会受到某些人的偏爱。
图22-28:我们做主观色彩作业的第一天,这个学生就画了几个灰色、蓝色、白色和一些红色的小色块。我告诉她:“在我看来,你已经找到了你的关键色彩。”第二天早晨,她开始着手画橙色、黑色和紫红色。对她这些新的色调我感到吃惊,因为在我看来,以及就这个学生的“氛围气”而言,这些新的色调对她都是不相宜的。于是我问她:“为什么要浪费你的时间?你昨天不是已经找到你的色彩了吗?”她回答说,“我有一种感觉,对我来说,这些色彩同其他色彩一样,都很重要”。正如她的主观色彩所表明的那样,她是一位有着异常宽广与深刻性格的人。所有的主要色彩,以及黑色和白色都被表现了出来。无怪乎这个学生后来关于四个季节的练习都是非常强烈而界限分明的。图25-28中,夏与秋两幅是同主观态度相一致的,表现得最为有力和富于生气,而春和冬两幅也同样找到了强烈的色彩表现。这位学生在她的主观色彩结合中,设计了内在结构,这在她的表面个性中并没有表露出来。
从这些色彩协调中,很少能充分了解完整的个性;有时是外形占优势,有时则是智力或精神占优势,或者是许多种成分中的一种占优势。重点则随着个人的惰性与气质而有所变化。
教师、医生和职业顾问都可以从主观色彩中得出许多有价值的推论。
一位学生的主观色彩是淡紫、淡蓝、蓝灰、黄色、白色和一种黑色,他的基本“调子”是硬、冷,还有点脆。当他同我讨论到他的职业选择时,我对他说,他的天性同金属,特别是同银和玻璃有缘。“你可能是对的,但我已决定要做个家具师。”他插进来说。他后来果真去设计家具了,偶尔还制造出第一流的时兴钢椅。最后他终于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混凝土和玻璃设计师。
另一位学生的主观色彩和谐,构图包含有橙褐色、黄褐色、红褐色和一些黑色。绿色、蓝色、紫色和灰色色调则几乎没有。当我问到他的职业时,他很有信心地说:“我要当个木工。”他本能地觉察到了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
第三位学生的主观色彩协调是由响亮的淡紫、微黄与金黄褐色色调组成。这些色彩被处理得往往产生一种灿烂辉煌的效果,显示出巨大的集中一致的力量。透入淡紫色中的暖黄色明暗调子表示了他思想上的一种宗教倾向。他在一家重要教堂里充当圣器看管人,此外他又是一位精巧的金银雕刻师。
一个人只有从事一种适合他素质的职业,而且他具有这种职业所需的才能时,才可能发挥他最大的力量。
图30-35:一种乌云密布、忧郁阴暗的色彩笼罩了方块中的淡而明亮的色彩结合,隐蔽而被禁锢的美感无法透过周围的障碍而涌现出来。四个季节(图32-35)的表达,显露了同样的忧郁调子。春、夏、秋、冬都同样灰暗而没有阳光。由于秋季的色彩表现接近于主观和色,所以它的情调就更具有普遍的正确性。
在图146-149中,我试着使用了尽可能多的不同色调来说明四个季节的客观色彩特点。将这些色彩体现同图25-28和图32-35的作业相比较,就可看出对某些色彩的主观偏爱,其影响是多么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在努力征求对我四季色彩体现的意见,但我并未发现不能正确明辨这四个季节或其中某个季节的人。这就使20我坚信,在个人的艺术趣味之上,人还有一种更高的鉴别判断力,一旦运用了它,就会支持具有普遍正确性的东西,克服仅是情感上的偏见。
这种更高的判断力肯定是智能的一种力量。那就是为什么说,训练有素的色彩思路和有关色彩潜力知识都是必要的,因为这两者能使我们摆脱片面性,以免犯单单根据趣味来用色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在色彩领域里找到普遍正确的客观规律,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去研究它们。
我发现画家中间对待色彩问题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人是模仿者,他们没有自己的着色法,只是按照他们老师和别的学习榜样的方式进行色彩构图。
第二种人是“独创者”,即那些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思绘画的人。他们按照自己的主观色调构图。尽管主题变了,他们绘画的色彩表现仍旧不变。
达·芬奇在他的《绘画论》中谈到这类人时说:“有些画家因为自己的头小,便把他们的人物画成小头,这是非常可笑的。”达·芬奇所说的是主观比例问题,我想把它引申到主观色彩上。
第三种人是那些抱普遍主义的人,即那些按照包罗一切的、客观的考虑进行构图的画家。他们的每一张构图都随着要表达的主题而用了不同的色彩处理。这类画家为数不会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类画家的主观色调必须包括整个色轮,而这是很少有的。此外,他们必须具有高度的才智,能学得一种综合性的哲理。
如果说主观色调象征着一个人的内在气质,那么他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多半是能够从他的色彩结合推想得出的。内在本质的构造和结构也反映在色彩中,这种色彩是由于生命白光的散布与过滤,以及个人精神生理学媒体中的电磁颤动而引起的。
当一个人死亡时,就变得苍白。由于生命之光熄灭了,他的脸和身体就失去了色彩。尸体是死亡的没有灵魂的躯壳,它已失去彩色放射。
主观色彩结合的体现并不仅是建立在几种彩色和它们的表现价值之上。作为一个整体的色调是首要的,其次才是色彩相互关系的配置,它们的方向、明度、透明或混浊,它们的比例、质感和韵律关系。
装饰家和设计家常常易于被他们自己的主观色彩倾向所左右。这样就可能导致误解和争论,尤其是在一种主观判断同另一种判断相冲突的时候。为了许多问题的解决,无论如何要有一些胜过主观偏爱的客观考虑。例如肉市就可以用淡绿或蓝绿色调装饰,以使各类肉食显得新鲜和红润。糖果点心店的装饰最好用浅橙色、粉红色、白色和黑色来衬托,以刺激对糖果的食欲。如果一个商业艺术家设计咖啡包装时用黄色和白色条纹,或设计细通心面的包装时用蓝色圆点花样,那么他就错了,因为这些形状和色彩特征是同主题相冲突的。
同样,园艺家也在每天关心形状和色彩的重要问题。他们观察花木的生长,它们的形状和比例,以及花、叶和果的颜色。如果想要花木产生预期的效果,那就必须对土壤、周围的草木、岩石以及光线与阴影的状况进行适当的考虑。一个人不能简单地按照自己喜爱的品种和颜色选种花木。对着褐棕色篱笆去种植蓝色燕草,或者在白石墙前面种植黄花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背景都会损伤色彩效果。
花商不得不刻板地依赖季节,依赖四季可售的不同品种。尽管有这些限制,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各种仪式场合找到客观的正确结合,并且不能把这种选择仅建立在他们个人的趣味基础之上。婚礼的鲜花装饰应该喜气洋洋,除了热情洋溢的红色和粉红色外,各种活泼的色相都应包括进去。而在一个受洗命名日,人们从来不会选择深蓝和深绿色,而是精心选用淡色的精致的小花朵,不外白色、淡蓝、粉红、淡黄和淡绿。花商应邀为一个协会的周年纪念日提供花饰时,他总是以适合这种仪式而不带个人偏爱的色彩结合来安排一些强烈的色彩和大花朵,包括一些有特色的绿叶形状,整个装饰表现出纪律严明而又有喜庆的力量。
营业人员在遇到对色彩敏感的顾客时,如能设法了解顾客的趣味,而不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顾客,他们就会把生意做得更好。每个妇女都应知道哪些色彩对自己适合,那么这些色彩就会常常成为她的主观色彩及其补色。一位顾客在寻求某种色相时,营业员应当知道可以用来加强、削弱或同时能够修饰这种色相的其他色彩。色彩鲜艳的商品不要放在顾客的视域之内,因为它会产生强烈的同时对比影响。出于同样的原因,商品出售处应该始终保持中性灰色,以便顾客正确鉴别货物的颜色。
时新式样推行部门需要熟悉形状与色彩的有客观事实根据的普遍规律。人们一年数次地期待着时新式样设计者能赶上流行色彩的新倾向。如果流行色彩接近于设计者的主观色彩,他会很容易地找到他需要的浓淡色调,他的工作就会令人信服,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时新式样所要求的色相同他的主观色彩相对立,那么,他就会发现他的工作吃力不讨好。
如果一位室内装饰家的个人光谱是以蓝灰色为主导的,他就会“自然地”倾向于把室内的各种装饰都弄成蓝灰色调子,因为这会使他感到特别满意。在着色上同他有“同类色调”的委托人自会很高兴,而同橙色或绿色合拍的顾客就会发现他们的环境不合情趣,感到不安。
现今,建筑家常常用划一的色彩建造大片住宅。他们应该认识到,只有那些有着相应色彩感的人才会欣赏这样的住宅,而其他的人只会多少感到不快。不合趣味的色彩会对敏感的个人造成一种严重的压力。难道普遍舒适不比美学上的和谐一致更为重要吗?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要表明,主观色彩趣味不足以解决全部的色彩问题。客观规律知识对于正确评价和使用色彩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