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空间效果

色彩的空间效果

一种色彩的空间效果可以是几种成分构成的。在深度方面起作用的力量存在于色彩本身。这种力量可以在明暗、冷暖、色度或面积对比中表现出来。此外,空间效果还可以由对角线和重叠而产生。

将六种色相——黄色、橙色、红色、紫色、蓝色和绿色无间隔地并置于黑色背景上,明亮的黄色就显然像是向前推进,而紫色却潜伏在黑色背景的深处。所有其他色相都居于黄色与紫色之间。换成白色的背景,深度效果就会改变。这时紫色似乎从白色背景上向前推进,而白色背景则以它类似的光亮将黄色向后抑制。这些观察表明,背景色彩像使用的色彩一样对深度效果起主要作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色彩效果的相对性的又一例证,这一点是在色彩的实体与效果,同时对比和色彩表现等章节里都曾讨论过的。

早在1915年,对色彩深度效果的研究便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黑色背景上的六种基本色相的深度渐次变化符合黄金分割的比率。

要按照黄金分割来分截一个线段,须使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全长之比。设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为C,则AC(较短部分)比CB等于CB比AB。AC称为“短段”,CB称为“长段”。

当橙色置于从黄色到红色的深度间隔之中时,从黄到橙的深度间隔和从橙到红的深度间隔之比等于黄金分割的短段比长段。同样,从黄到红橙的深度间隔和从红橙到蓝的深度间隔之比,也等于黄金分割的短段比长段。黄到红和红到紫的比例相同。黄到绿和绿到紫的比例等于长段比短段。

在图124中,黄色、红橙色和蓝色出现在黑底上;在图125中,相同的色彩出现在白底上。黑底上的深度运动是:黄色强烈地向前推进,红橙色次之,而蓝色则几乎同黑色保持一样深度。在白底上效果相反:蓝色从白底上向前突出,红橙色次之,黄色更次。从黄色到红橙和从红橙到蓝色的深度间隔之比,等于黄金分割的长段比短段。这种印象并不依赖于色彩的顺序,将图例旋转90度或180度便可证明这一点。诚然,我们读书和写字时从左到右的习惯可能引起比例上的不同,然而深度间隔的比例没有改变。

黑色底上的任何明亮色调都会按照它们的明度级数向前推进。在白底上,效果则相反;明亮色调固守在背景的平面上,而接近黑色的暗色则以相应的级数向前突出。

在相同明度的冷色调和暖色调中,暖色向前而冷色退后。如果同时有明暗对比存在,深度方向的力量将会增加、减少或者抵消。同样明度的蓝绿色和红橙色衬以黑色背景观看时,蓝绿色后退,红橙色前进。如果将红橙色稍加淡化,它会更加向前推进。如果将蓝绿色淡化,它会前进到与红橙色相同的水平;如果将它充分淡化,它会更加向前推进,红橙色则更向后退。

色度对比的深度效果是:和相同明度的较暗淡的色彩相比,纯度色彩向前进,但是如果有明暗对比或冷暖对比存在,深度关系便会相应改变。

面积是深度效果的另一个因素。当一个大的红色色域有一个小的黄色色块时,红色就起背景作用,黄色就会向前推进。当把黄色扩大并侵占了红色时,便会到达黄色成为主导的地步;这时它就扩张成为背景色,而使红色向前突出。

即使我们能把色彩配合中可能有的一切深度效果都加以分析,也无法使我们得到色彩构图的空间平衡的保证。艺术家的个人辨别力和意图应该起主要作用。

为说明斜线的空间效能,在图126中,将黄色、红橙色和蓝色色相以两个斜线的方向排列在黑色背景上。我们看到,从黄色到蓝色的深度运动得到了强调。图的下部,由近左到远右;上部,从近右到远左。这两种相反的深度运动以红橙色为相交叉点。同样的练习可在白色背景上做出相反的结果。

图127-135说明了其他的深度效果。

图127是黄色在红橙色和蓝色之上,蓝色在上,红色在下。黄色突出地向前挺进,红色和蓝色向后退缩,蓝色比红色后退更甚。由于黄色盖过中线,其造型效果得到加强。

图128的安排相同,只是蓝色在下,红色在上。这次,红色将蓝色向前推进,它自身则停留在深度之内。这样我们就可看到,位置在背景的上部或下部是可以明显地影响色彩深度的。

图129是同等明度的三种色彩。这使得它们的深度效果大为变弱。

图130和131表现了白底上和黑底上的蓝色和黄色。蓝色形状重叠在黄色之上,在两图中都显得更为突出。在图131中,蓝色与黑色背景相接合,它的深度效果要比在图130中弱些。在图132和133中,形状同前,但黄色重叠在蓝色之上。黄色同白色背景融合,减弱了它的造型效果;然而在黑色背景上,黄色和蓝色的自然深度特性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最后,在图134和135中,同样的形状不重叠地出现在白底和黑底上。在白底上,蓝色看来像底子上的凹洞,而黄色则有点向前突出。在黑底上,蓝色浮动于背景之前,而黄色却明显地向前推进。

这几个实验只能对画面的深度幻觉问题做一些提示。要把色彩作为深度的因素来估价,就必须用这些比较来训练自己的视觉。柯罗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法国风景画家。曾经说过:“不要在画上留下凹洞!”或者我们可以说,画家必须对深度效果非常小心。

解决空间效果问题的最通常的一个办法,是将一幅画的所有形状和色彩组织到两个、三个或更多的色平面中。在克洛德·洛兰克洛德·洛兰(Claude Lorrain, 1600-1682):法国风景画家。的风景画中,使用的色平面多达五个。两个色平面会提供一种最简洁的和最有绘画性的表现手法。图版五苏巴朗的作品《柠檬、香橙与蔷薇》就是这种解决方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