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译后记
这本《色彩艺术》的第一版于1961年用德文在苏黎世出版,1967年在巴黎出版法文本,1970年出版学生本。作者1967年去世后,作者的夫人安内莉丝·伊顿1973年将此书再版时,曾对图例编排做了改进。本书由厄恩斯特·范哈根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由大智浩、手冢又四郎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本书以十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广而出版发行,是一部颇有影响的色彩学著作。欧美不少艺术院校至今仍将本书列为必用的教材。
作者伊顿从主观感觉和客观原理两个方面来研究色彩和介绍色彩规律,并用近两百幅图例进行阐述。选用的二十八幅彩色图版提供了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西方绘画各个时代的作品,并附有对每幅画的分析,说明画家的用色经验及如何在创作中将色彩用作重要的表现手段,可供艺术院校师生和美术工作者及工作上同色彩有关系的读者参考借鉴。本书涉及美术史上许多问题,还涉及物理学、化学、光学、数学和音乐等多种学科。
现译本系根据美国纽约莱因霍尔德出版公司1974年出版的范哈根英译本译出,并参考了日本东京美术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日文本。译者曾于1977年将译文初稿作为“征求意见稿”在上戏印发供内部参考,得到很多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并在不少艺术院校翻印流传。1978年12月,本书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向全国发行,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并多次重印,总印数近十万册。
1998年本书得到版权拥有者授权,由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于1999年6月重新出版,译者又进行了仔细校对和修改。所有插图均由原出版者德国拉文斯堡市奥托·迈耶出版社提供底片,以保证色彩的准确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年过八旬的夫人安内莉丝·伊顿专门向中国读者写了中文版序言,译者对此深表感谢。
色彩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伊顿毕生研究和介绍色彩规律是对色彩科学的重大贡献,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这次上海文艺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这本权威的色彩学著作,相信一定会受到新一代学人的广泛欢迎。本人已经年近九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仍能服务社会深感荣幸。在此谨对上海文艺出版社表示深深的感谢。疏漏或不妥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指正。
杜定宇
二〇二〇年六月一日于上海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