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客家有草屋——龙泉驿西河钟宅

东山客家有草屋——龙泉驿西河钟宅

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客家原乡民居,因聚族而居,房子修得很大。部分人300年前入川后适逢四川“人大分家”乡俗,随乡从俗把房子修得仅够一家人住的面积就行了。但和湖广、陕西等移民不同的是,他们把原乡民居的核心空间带到了四川,那就是所谓的二堂屋,即上堂屋、下堂屋合称。在原乡,无论房子修多大,其核心部分总是二堂屋模式。令人惊叹的是,四川客家人大致分布的几大板块——成都龙泉驿、隆昌、荣昌[1]一带,涪陵、南川、巴县[2]交界山区,西昌黄联乡等地的客家民居中,其平面惊人地一致,自然,由内及外的空间,外观也惊人地一致。客家人自认为中华民族的正宗传人,在传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进程中,对于中原文化的顽守,堪称铁杆。无论走到哪里,他们不仅不改客家言,同时也不改客家屋。龙泉驿西河乡钟俊成二堂屋新旧两宅便是实例。

龙泉驿西河乡客家“硬八间”(二堂屋)

龙泉驿西河钟宅老屋草顶模式

改造后的钟宅正立面图

原“硬八间”钟宅老屋剖面图

注释

[1]今重庆市荣昌区。——编者注

[2]今重庆市巴南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