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伞外有隐碉——高县清潭乡王氏一把伞(王氏家族住宅系列二)
2025年09月27日
一把伞外有隐碉——高县清潭乡王氏一把伞(王氏家族住宅系列二)
本地人给此庭院取了“一把伞”的名字,起因在院后左右角碉楼顶端的形状。今人有所不知,过去油纸伞收起之后,伞头之貌恰如碉楼顶端外形,碉楼故得此名。尤其是小阁楼四角加了一根斜撑,更是加强了伞的神似韵味。严格说来,此不算特别之处,川中碉楼不乏同质者。但庭院下房两端各一隐碉,则是笔者第二次发现:一是仁寿文宫乡江家湾的冯氏大院,二便是此宅。这说明清代设防于庭院,形态多多,如四角四碉是明碉,再把四碉用隐廊穿起来,很可能就是土楼,如涪陵明家乡瞿九畴宅。上述关键词是“隐”字。“隐”的外貌便是平常、平淡,甚至平庸,看不出特别之处,貌不惊人,但包藏“祸心”。王宅一把伞的凶险之处,便是隐藏的碉楼,其实碉楼无楼,只是个夹层,甚至两厢外墙均有设防功能,等于是庭院四周围合了一圈石砌墙。若再加上整宅置于高台之上,宅后碉楼下还有退走后山的梯道,真是进、守、退的设防全套考虑得分外周全。
然而此仅是外部观感,而内部,由于对称空间关系,整个回廊宽展流畅,高朗造成通廊无障碍系统,从天井中心辐射四角,均构成等距离设防半径,是很科学的整体设防要素组合。虚虚实实一统,里里外外一体,尤可见前人空间思维的严密。
高县清潭乡王氏“一把伞”剖面示意图
高县清潭乡王氏“一把伞”透视图
高县清潭乡王氏“一把伞”平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