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民居有佳制——涪陵巫家坡孙宅
涪陵山区,夯土建筑发达,其设防的优越性适逢清中期川东白莲教起义,朝廷号召坚壁清野,正中江南各省移民擅长建筑技艺下怀。于是造碉运动便在涪陵、武隆、南川、丰都、巴县等县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从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研看,当局是设有统一建筑上的设计指导原则的。因此,老百姓就各显神通,根据自己的理解、财力、文化等条件来营造碉楼,无形中便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用于设防的建筑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区域乡土建筑潮。一种群众空间智慧区域集中发挥,一抹中国乡土建筑的浓墨重彩,就这样传承下来。
孙家碉楼在形似上房的两端,有机地建造两个小碉楼与主宅融会一体,形成了碉楼民居中别开生面的一例。虽然大多数建造时间大大晚于清中晚期,即非白莲教起义时,但一种民俗的代代传习是绵延不断的。

涪陵巫家坡孙家碉楼透视

涪陵巫家坡孙宅碉楼复原图

涪陵巫家坡孙宅碉楼一层平面示意图

涪陵巫家坡孙宅碉楼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