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防还是爱美——涪陵明家魏宅
对于碉楼的理解,川东山区人民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只要能防御冷兵器攻击,皆成道理。就不一定非长宽一样尺度,等量分配设防力量不可。那么就会出现长方形、变异性等各式各样的平面,各式各样的造型。如果再深究原因,更多的恐怕还有朴素的美学认识在其中。比如民国期间,匪情并不是凡农户必抢必烧的局面。如果宅主有一点儿想在建筑上表现自己的能力,他就会改变把夯土结构摆在屋后的一贯做法,换一个位置而放在庭院的厢房之前端,同时把传统的方形演变成长方形或其他什么形状而尽量展示自己的存在,并把它摆在人流较多的大路旁。房若其人,于是人的与生俱有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夯土结构有这种技术和材料来达到人的愿望,就如当代一些人的住宅一样。不同的是,他还留恋它的木构系统,尤其是内外檐廊灰空间,他把它做宽、做大,并与夯土结合得非常完美。归结一点,生土材料组合永远不过时,永远也协调。

涪陵明家魏宅平面示意图

涪陵明家魏宅透视

涪陵明家魏宅内庭正房檐廊及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