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好风水——井研千佛雷宅
雷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授内阁侍读学士,其位于井研千佛镇学堂湾的住宅,大约建于明末清初。其子翀霄曾在宅前建园林随春园:“园有池,广荫数亩,池中乱石为阜,建月到亭、香光阁其上。”道光年间,雷家家道中落,将宅卖给五通桥盐商王敬亭。“宅经王氏扩建,始具现有规模。”后改名“槐盛堂”,与五通桥王氏盐号同名。
雷宅背山面对岷江支流芒溪河,整宅坐东向西,四周围以石墙,长500米,高4米,厚0.6米;占地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住宅基础前低后高,有天井12个,房间120个。穿斗结构,悬山屋顶,唯中厅(过厅)使用抬梁结构,寓意深刻。堂屋后坡,种黄葛树一棵,已根深叶茂。雷宅有如下几处亮点值得一览。
一、雷宅是目前四川境内风水选址一目了然的最佳例子,尤其中轴系列风水要素构成几无缺失,站在案山之处,可直接感受强烈的住宅穴位倚重山川的视觉冲击。其轴线对山不对水,体现先山后水、先仁后利的治家原则。中后黄葛树寓树大家大,盘根错节,家族繁盛,是为风水诸要的最后诉求,非常具有创意。
二、中厅八柱有六柱直径达45厘米,是“发”中有“禄”,禄才坚稳的暗示。其上配以抬梁结构,更昭示如此布置的良苦用心在于神圣和永恒。永远发财,永远当官,永远显赫,永远坚稳。
三、祖堂梁架及构造权当装饰,格外朴素大方,是和中厅气宇轩昂以粗柱展示理想的对比,个中表露国重于家、有国才有家、先国后有家的感恩情怀。
四、整幢住宅不事雕饰,着眼建筑空间营造,虽为内阁学士,不做卷棚,改成天花板,非常罕见,不虚张声势,反而充满浓重的民间色彩,显得大气、庄重、严肃、雅致,和商人奢靡之气对比强烈,高层次的文化品位油然而生。
井研千佛雷宅平面示意图
五、五通桥盐商买得此宅后,加建了北侧大片房舍,做得非常简陋,估计是仓库和工人宿舍,但同时又加建了一莫名其妙的配风火墙房子,商人万变不离钱。情有可原,同为风水原因。
综上,本来雷宅选址已经铺垫很好的庄园发展底子,也在开始建水池、园林、亭子了,终因家道中落,没有发展成庄园,也就只是一户很有特色的府第了。
井研千佛雷宅正立面示意图
井研千佛雷宅山川形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