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深山两百年——邛崃下坝花楸李宅
2025年09月27日
乐在深山两百年——邛崃下坝花楸李宅
邛崃是一个古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其中地面历史文化建筑,尤其是民居显得独到成熟,像城中宁湘宅,火井海屋。若论历史悠久者,在邛崃和大邑交界山区,更有四川极为罕见的明代民居。诸如此类,笔者又于20世纪末爬上深山老林的花楸村得李宅大院一览,并率学生数十名做周密测绘,感慨良多。
从成色及新旧程度、间架做法看,李宅属晚清风格,为什么要在深山建大宅并组合若干合院小宅于一体?人们所说躲灾避难,又乐施好善并有茶、纸业支撑等故事,基本上是符合逻辑的。选址深藏不露,踞“佛爷晒肚”山凹,建筑面积1711平方米,共6个天井。最具特色者是天井铺地(指中间大天井)用了838块两尺(约0.67米)见方的青砂石板铺成,这是很有川西山区气候适应性的。一则扩大采光面,二则好晒茶叶和其他农副产品。所以“能铺四十八床晒簟”便是。至于朝向坐西向东,正是清代四川普遍遵循的住宅朝向,原因恐怕和皇帝在东方的北京有关。明代则多坐北朝南,普遍认为朝东方阳宅不祥。而几个天井都采用不同方位的“挂四角”开门,也是四川清代地方风水认为不直接冲煞祖堂的做法,目的也是一种吉利之作。总之,若要细查,李宅大院谜点、疑点还有很多,理应是一方故事之库,值得挖掘。
邛崃下坝花楸李宅透视
邛崃下坝花楸李宅平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