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民居之典型——邛崃临邛宁宅
宁缃,前清举人,诰授“奉政大夫”,住宅图纸由其从北京带回四川,系京城某王爷府中一部分。长子宁琴伯按图施工,结合本地民居特点,综合而成,称“奉政大夫第”。这是一幢典型的具有中原血缘的川西府第,标准的川西民居。宅第面积1445平方米,南北向,二进合院,光绪三十年建(1904年)。全木穿斗结构,悬山屋顶,小青瓦覆盖。这是言必称川西民居的地产界、设计界值得注意的活生生物种,极具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有如下亮点或特征,可供一读。
一、简约明晰的中轴对称系列空间昭然庭院,不可动摇,但留有东南向开门的北京宅第遗制,证明图纸来自北方。同时又可对比土著川西民居直接从中轴线正中前端开门的做法,以及对中原居住文化的理解。
二、尺度普遍有所减弱变小,不像北方那样高大,估计降矮了适应四川人身高的各部尺寸,比如檐口到地面的高度、门的高度。在目前四川不好寻找一幢完整的清末传统民居的情况下,拿此宅作为共识的标准川西民居以供传承则意义非凡。
三、交通系统的尊卑有别,反映在次序、流线、门道等处,均有组织和区别,简化清晰了大宅的烦琐,但没有羞辱性的布置,反倒让人觉得腰门比龙门更有生活气息,更人性化,更耐人寻味。
四、装饰南北相融,总体保持了文人对艺术的素雅品位,大大区别于商人的奢侈之气,而且讲究出处,要有说法,不凭空杜撰,要流畅贴切。艺术上不过分夸张,该简则简,也不顽守旧制,等等,均是宁宅长处。
五、宁宅全为清末府第制度的遗存,肯定在故乡一带形成民居形制的影响力,包括一般的住宅及装饰,因此,在邛崃一县之境,似乎处处都有与其相似的空间存在。年代尤以民初民居为甚,显然是影响事实,因而高质量的、规范的民居存在最多。由此可见标准的重要性。
邛崃临邛宁宅透视
川西民居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地域概念,就是四川西部的民居;另一个是建筑学概念,它以建筑形态覆盖与之有关的学科,全面阐释建筑的区域独特性概念。宁宅属于后者。
邛崃临邛宁宅平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