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跑
短距离跑
短距离指400米以下的距离。它的比赛项目包括60、100、200、400米跑,有些国家还举行100、220、440码跑的比赛。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它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比赛形式,几乎每个国家的文献中都有描述。据史料记载,短跑是公元前776年古希腊奥运会唯一的竞技项目,距离为192.27米。现代短跑起源于欧洲,最早被列入正式比赛是在1850年的牛津大学运动会上,当时设有100码、330码、440码跑项目。19世纪末,为规范项目设置,将赛跑距离由码制改为米制。初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运动员比赛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听信号统一起跑,必须自始至终在自己的跑道内跑动。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跑和200米跑1928年列入,400米跑1964年列入。
短跑是历届奥运会上竞争激烈的项目之一
男子100米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10秒6,是美国运动员D.利平科特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预赛中创造的。历时50余年,至1968年提高到9秒9(电计时9秒95)。这个纪录是由美国运动员J.海因斯创造的。200米和400米的世界纪录分别为19秒72和43秒86,是意大利的P.门内阿和美国的L.埃文斯创造的。女子短跑国际比赛始于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当时100米成绩为12秒2。
短跑是历届奥运会上竞争激烈的项目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短跑历史上还出现过许多优秀短跑运动员,男子包括美国的J.欧文斯、B.莫罗、T.史密斯、前联邦德国的A.哈里,古巴的S.莱昂纳德,牙买加的D.夸里以及前苏联的В.巴尔佐夫。世界优秀女短跑运动员有美国的W.泰厄斯,前民主德国的R.施特歇尔、M.科赫和M.格尔等,她们在打破世界纪录和夺取奥运会冠军中都获得突出的成绩。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田径水平全面提高,短跑成绩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尽管男子100米世界纪录自60年代末以来一直未能突破,但100米接近10秒的运动员逐年增多。短跑在历史上美国运动员实力最强,美国短跑运动员在近几年世界男子100米前50名中仍占了最多的名次。女子优秀选手较多地集中在欧洲,尤以德国、俄罗斯更为突出。
中国从1910年第一届全运会起就有了短跑比赛,当时采用的是码制,1924年起改为米制,1930年以后,女子短跑才被列为全运会比赛项目。1933年刘长春创男子100米10秒7的纪录,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田径纪录中水平较高的一项,它经过25年之后才被打破。60年代中国短跑水平提高得较快,1965年陈家全创造了10秒的男子100米纪录,贺祖芬也创造了11秒5的女子100米全国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