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铁饼
掷铁饼
掷铁饼是在投掷圈内通过旋转用单手将铁饼掷出的田径项目。比赛时,掷出的铁饼必须落在40°的扇形投掷区内方为有效,以有效的远度决定胜负。铁饼投掷圈的直径为2.50米,在它的周围需设有U型的护笼。铁饼为圆盘形,中间厚,周围薄,用金属和木料(或其他代用材料)制成。
掷铁饼运动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776—公元393年,古希腊的五项运动中,就有掷铁饼比赛。希腊雕刻家米隆于公元前5世纪创作的一座掷铁饼者的雕像,成了掷铁饼运动早期发展的历史见证。
掷铁饼运动在2400多年以前就已经得到艺术的体现,可见其历史源远流长。19世纪,在奥林比亚发掘出一批体育运动的文物,其中就有古代的铁饼。这些铁饼重约1.5至1.7公斤,直径为16.5—34厘米,厚约1.4厘米。出土的“铁饼”有木质、石质、铁质等,表面都刻有运动员的肖像,有的还刻有铭文。
掷铁饼也是在公元前708年第十八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的,它同时也是“五项全能运动”项目之一。古代奥运会上铁饼比赛所用的器材就是扁圆的石块,重量大小没有统一标准。比赛时,运动员站在一个石台上,做几次预摆后将饼掷出,运动员不准离台,投掷的方向不受限制。古代铁饼比赛是用距离和姿势的优美来确定优胜者,而今天,则纯粹是用距离来衡量胜负。
关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铁饼比赛成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据传,当时有一名叫福莱盖依的运动员,曾把铁饼掷过宽约50米的阿尔菲斯河,可见当时铁饼运动水平之高。
随着时间推移,铁饼的比赛规则不断改变和完善。原来没有规定投掷方向,铁饼随意飞向各方,常常伤人。后来规定了投掷区,铁饼落在90度的扇形区内方为有效。17世纪开始,人们将铁饼改为铁木结构,并规定了标准:重量1.924公斤,直径21.9厘米。一直到18世纪初,铁饼的形状结构、直径以及重量都只有微小的变化。
现代正式比赛中使用的铁饼是一个木质圆盘加上金属包边,它的上下两面都一样光滑,中心是平的。男子铁饼重约2.005—2.025公斤,直径21.8—22.1厘米。女子铁饼重约1.005—1.025公斤,直径18—18.2厘米。
铁饼比赛中运动员都是在投掷圈中站立开始投掷。投掷圈外围是铁镶的边,有6毫米厚,顶端涂白。在投掷时,运动员不能接触铁边的顶端或者投掷圈以外的地面。铁饼的投掷圈直径为2.5米,圈内地面由水泥或者有相似的硬度又能防滑的物质构成,它的高度略低于地面高度。铅球投掷圈的正前方放着一个木质的挡板,长约1.21—1.23米,用于防止运动员滑出圈外的。运动员可以碰挡板的内侧,但不能碰挡板的顶部。
铁饼着陆区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记的物质构成的平坦区域。每一个扇区由5厘米宽的白线分开,扇面角度是34.92度(2003年前为4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