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川剧声音质量主观测评目标

6.4 川剧声音质量主观测评目标

一部好的川剧作品不光需要录音师和混音师从专业的角度对自己的作品满意,更需要符合广大受众的听觉美感。虽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有共性的。声音质量主观测评的目标其实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听音测评,得出一些理性的数据,最后透过这些理性的数据,再一次还原一个对评价目标的感性评价。

很多时候,录音师和混音师往往忽略了最后这一个测评的过程。对于录音这样一门集艺术与技术一体的专业,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要以艺术的感觉为主,技术的基础为辅(前提是录音师、混音师对技术有相当掌握程度)。但在总体录制流程的把握上,一定要本着各个步骤都是合理的、有目的性的原则,对于完成最后作品不可少的工作千万不能依据自己主观上的感觉不做或少做。

录音师和混音师对其录制的川剧作品时常有很强烈的主观意见。因为整个录制过程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完成的,其中遇上的种种问题他们心中最明白。对于录制过程中花很多精力解决的问题,哪怕到后期已经尽力完善,但录音师和混音师的心里仍会人为地将其心理放大,在重放过程中仍会觉得不满意;对于在录制过程中录音师提出的一些新创意和在混音过程中混音师产生的一些灵感,重放听音时他们也会潜意识地将其美化。可对于听众来说,他们并没有参与录制工作,他们对录制作品的第一印象就是第一次重放听音的感觉。每个人的人耳听觉感应、审美观,包括其处世哲学、身世遭遇都是不一样的,录音师和混音师不可能强迫每一个人感受到一样的东西。这时就需要一些客观的数据来说明作品最终的质量,这就是声音主观评价的作用。

img168

举例来说,在新编川剧《晴雯撕扇》中,当晴雯的自尊心受到宝玉伤害,还击了一通,宝玉翻然悔悟,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时,帮腔中的领腔和合腔同时进入了唱腔中的高潮部分。本身按照剧本要求,这一段帮腔唱段应该属于“一唱众合”的形式,不分领腔和合腔。虽然在前期设置传声器时为领腔和合腔各设置了一个辅助传声器,但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可以不使用领腔辅助传声器的信号,只需要使用混响效果器将合腔整体信号推到舞台后方,形成一种虚无缥缈的环绕感即可。可实际评价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听众对这一段的清晰度并不是很满意。经过仔细揣摩实验,笔者发现若使用领腔的辅助传声器信号,将这一段总体改成“一帮一合”的演唱形式,在帮腔唱段开始的前几句清晰度有明显的提高。诸如这样的改进对于经过声音质量主观评价后的作品来说是有很大提升的,录音师和混音师千万不可固守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