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必须的物质——碳水化合物
人体必须的物质——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可用通式C x(H2O)y来表示。有单糖、寡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复合多糖以及糖的衍生物。主要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是光合作用的初期产物。从化学结构特征来说,它是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或经水解转化成为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例如葡萄糖含有1个醛基、6个碳原子,叫己醛糖。果糖则含有1个酮基、6个碳原子,叫己酮糖。它与蛋白质、脂肪同为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为生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主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碳水化合物
糖类化合物由C(碳)、H(氢)、O(氧) 3种元素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为2∶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 m(H2O)n表示。因此,曾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可是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C m(H2O)n通式,如鼠李糖(C6 H12 O5)、脱氧核糖(C5 H10 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乙酸(C2 H4O2)、乳酸(C3 H6O3)等,其组成虽符合通式C m(H2 O)n,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类化合物完全不同。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并不确切,但因使用已久,迄今仍在沿用。
另外,像碳酸(H2 CO3)、碳酸盐(XXCO3)、碳单质(C)、碳的氧化物(CO2,CO)、水(H2 O)都不属于有机物,也就是不属于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3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
一般说来,对碳水化合物没有特定的饮食要求。主要是应该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合理比例的热量摄入。另外,每天应至少摄入50~100克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预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症。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蔗糖、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坚果、蔬菜(如胡萝卜、番薯等)等。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薯类、根茎类蔬菜和豆类,另外是食用糖类。碳水化合物只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而果糖和半乳糖又经肝脏转换变成葡萄糖。血中的葡萄糖建成为血糖,少部分血糖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供身体需要,大部分血糖则存在人体细胞中,如果细胞中储存的葡萄糖已饱和,多余的葡萄糖就会以高能的脂肪形式储存起来,多吃碳水化合物发胖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