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解决方案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融资雪上加霜,许多中小企业倒闭或处在倒闭边缘,经济增长、就业等问题突出。可见,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陆续出台了多项帮战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中小企业内在缺陷与竞争劣势。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融资特点是融资金额小、期限短、周转快、借款频率高和资金需求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融资雪上加霜,许多中小企业倒闭或处在倒闭边缘,经济增长、就业等问题突出。特别是中国,在金融危机和紧缩宏观经济政策双重压力下,中小企业融资举步维艰,银监会统计数据表示,2014年年末,中小企业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0.70万亿元,占其总贷款余额的23.85%,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户数为1 144.6万户,仅有20.44%左右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存在固定资产手续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招工困难、销售市场狭窄、盈利水平低或处于亏损状态,有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度过生存期,流动资金不足,达不到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票发行和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方式的融资占1.5%)条件,主要靠自筹资金,向亲戚朋友借款,增加入股,借高利贷等融资方式维持公司运营。据2016年北京大学阿里巴巴针对浙江2 313家中小企业的调研表明,采用民间融资方式(亲戚朋友借款、民间借贷)的中小企业占50%以上,小贷公司贷款的中小企业占7%,高利贷融资的中小企业占1%。此外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据中央财经大学民泰研究所2016年4月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有83%的受访中小企业认为贷款利率水平并未因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虽然政府已出台了许多关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在较短时期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一定的缓释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世界性难题。可见,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课题。

1.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有多方面如下。

(1)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造成的融资困境

我国的中小业大多规模小,经营不规范,人员素质及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对于家族式公司,企业的人格化特征明显,公司的发展对个人高度依赖,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导致这种经营方式不能实现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和经营的多元化,同时对于重大事项缺乏集体决策机制和联签机制,导致公司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财务信息失真。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完整真实的会计资料,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财务账目,使得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突出,极大的损害了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形象,这也就导致了中小企业在银行的信用度降低,这对于不断加强自身风险约束机制的银行来说,中小企业不是其提供贷款的优质客户,使得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信贷产生回避心理。

缺乏可以抵押担保的优质固定资产。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方式单一,尤其是那种家族作坊式的企业,所用固定资产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或者专用性强,也没有可以抵押的房屋土地,从而无物可抵。另外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新成立了一些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公司,但是有的担保公司要求提供反担保,这对于无资产或很少资产可抵押的中小企业来说,要想获得融资还是很困难。

(2)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外部原因

1)从银行角度分析。现在银行也开始商业化,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减少风险也是他们的经营方针,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当中80%左右是来自于银行信贷,而信贷总量当中80%左右都是投给大企业。虽然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陆续出台了多项帮战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以来影响我过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依然继续困扰中小企业,甚至出现了融资困难更加恶化的情况。2008年,全国贷款总额增加了914.9%,其中新增小企业贷款只有225亿元,比上年仅增长了1.4%。可见,广大中小企业并没有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直接受益。

2)融资方式单一。现在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但是由于以上分析的其自身的原因,在银行贷款存在很大的困难,也不能利用大企业的信用,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行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的办法,债券的发行也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国家有关部门每年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财政和货币政策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确定当年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还得通过人行、证监会的审核批准,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根本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融资,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被迫向非法钱庄借高利贷,增加了借贷成本,同时又加剧了他们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政府管理方面。近年来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上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和法规,但与那些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在一些行业准入制度上还是被拒之门外,在一些优惠政策的享受中由于自身资产和规模的限制,也是无法享受,导致中小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上,涉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相互交叉、缺乏协调,增加了企业的负担,相关专家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税负超过了30%,是全球税负最高的地区之一。

(3)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融资难”已经成了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的根源,近年来国内已经有大量的文献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中小企业内在缺陷与竞争劣势。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但作为个体,则存在一些内在的“缺陷”,比如信息不透明、财务不健全、发展不稳定等。由于这些“缺陷”金融部门对其贷款会更谨慎,主要表现为贷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企业的真实情况,防范风险,贷后也要加倍监督。这使得银行拉长信贷流程和增加审贷环节,影响了放贷的及时性。同时,也增加了融资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当银行信息收集和监督成本过高、交易不经济时会选择不贷。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从中小企业的特点来看,大多是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后端,为大中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一旦大中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后,往往通过自身处于产业链前端的优势将“紧张”转移给中小企业,造成“大中企业感冒,中小企业吃药”状况。所以,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www.daowen.com)

2)货币政策紧缩效应与非公企业政策虚位。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伴随着国家“管住土地、受尽信贷”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中小企业资金倍感紧张。受金融调控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与贷款增速明显下降。中央银行为缓解经济中投资过热及通货膨胀的压力,多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力,使银行超额准备额减少,可贷资金下降,企业获得的资金随之削减,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在实施国家货币紧缩政策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比大企业大得多。

货币供应量总量紧缩,增速放缓,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另一个原因,但货币供应结构失衡更使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愈加恶化。尽管货币政策表述仍然是“稳健”,实际效果却是“偏紧”人民币信贷增幅偏低,主要是由于央行与银监会共同执行的严格控制商业银行信贷的做法。所以在贷款总规模快速下降的同时,贷款结构也出现恶化。

从中小企业的特点看大多数是非公企业,而对非公企业,从政府宏观政策上讲,往往是“口头支持,实际支持少”。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中小企业的认识不够。第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第三,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考核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和规范,没有把中小企业客户按大、小区别开来,而是把大、小企业笼统对待。

3)股票及债券市场的门槛高。对于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也是行不通的。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上市公司股东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 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等等,这些硬性条件直接取消了中小企业的资格,扼杀了中小企业试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想法。我国《公司法》还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其净资产不得少于6 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得少于3 000万元,并且需要有实力雄厚的企业作担保,不允许企业私募发行,这一系列条件也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空间。

4)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我国不止是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就连中国公民的信用问题也才刚刚起步。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一方面来自企业群体信用的短缺,另一方面国家缺少信用体系的硬性监督及法律法规。虽然少数城市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有了相应的信用监督和评估体系,如北京、深圳等地已将企业贷款及担保情况实行联网查询。但这些系统较国外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区域性、专项信息渠道单一、覆盖面窄等因素抑制了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因此,信用体系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

2.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按照目前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可以参考如下对策:

(1)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认清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根据中小企业信贷需求规模小、频率高、时间急、风险高的特点,制定特定的信贷机制。银监会在2006年7月颁布了银行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提到了银行要建设六项机制。对于此,银行要积极响应银监会的政策,完善各项机制,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完善机制,尽可能地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期限。除了各大商业银行自行设立贷款的信贷部门,还应该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融资机构,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并尽量消除地区差异,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支持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促进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间也可建立互助金融组织,加强共同发展和风险共担的能力,并为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政府直接对商业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贴。可依据特定条件向社会公开招收协作商业银行,授予每家协作银行一定的额度,协作银行根据政府的条件选择中小企业贷款,贷款成功,利息全部归银行,贷款失败,银行则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在现有担保体系中建立和规范协作银行制度。明确协作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关系和风险分摊比例,强化商业银行考察,评估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责任以及对不良贷款追索的义务。参照国外特殊法人制度对政策性担保机构进行规范,明确政策性担保机构设立的目标、职责、经营方针、监督办法等,同时对这类特殊法人执行特定的财务和税收政策。建立担保资金的补充制度。政府应将扶持中小企业作为长期政策,将担保资金列入政府年度预算,为担保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商业银行、企业和富裕者为担保基金提供帮助。

(4)大胆尝试股权和债券融资。为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尽快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可能。创业板的推出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一个大胆尝试,各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准备,争取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资金来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技术创新。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具有风险小的优点,这对于实力较弱的小企业来说是其融资的有利方式。可转换债券更是一种集股票和债券优点于一身的融资工具,国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5)强化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积极规范地推进中小企业改革。要立足现有基础,通过发展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联营、合作,引进专利和先进技术等途径,积极向信息产业、新型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发展,逐步淘汰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强化内部管理,引进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对企业运作的全程化动态管理,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要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金融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加强培训教育和引进人才,从而使企业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也更能得到银行强有力的支持。

(6)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替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解决此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境不是一方的努力就可以成功的,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努力;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讨,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应对万变的情况。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达到一个发展的新境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