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运输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现代运输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和技术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带来了现代运输的巨大变化,运输劳动专门化,运输产业已经形成规模,产生了现代运输概念。现代运输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物质生产的发展,缩短了物品流通的时间,减少了物品流通费用,开拓了新的物品市场。现代运输的发展,一般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现代运输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运输产生的年代,几乎无法考察。自从有文字以来,就记载了人类从事的运输活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为了取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从事搬运和狩猎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最初是穴居陆上行走,其后是架木为巢并从事畜牧农业活动,利用自然水道以通舟楫,造木牛流马式独轮车在运输中节约体力,其后更以牛马驾车从事运输,进入了比较发达的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社会与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物品交换时物品和人的运送距离一般都很短,只需依靠驮畜、畜力车、人力车、木帆船等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较大规模和长距离的运送基本上属国家职能活动并多用于军事目的。随着社会生产和物品交换的相对发展,当运送物数量较大、运距较长或者途中安全致使商人不能自行完成运送活动时,社会对运输的需要与日俱增,逐渐出现了以运输工具作为生产手段的小生产者。他们由个体经营集结为船帮、车行等,受雇于人,完成指定的运输任务。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为解决运输需要与运输能力间的矛盾,人们修建公路、开凿运河,在利用轨道运输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生产方式的革命,迫切需要运输工具的革命。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使得大机器工业有着庞大的生产规模和很高的生产速度,导致越来越多的物品投入流通领域,新开辟的远方市场代替本地市场。最终,生产和交换对运输的需要无论从运量和运程方面都异常迅猛地增长起来,并且要求提高运行速度。而手工业时期传下来的运输手段,日益变成发展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桎梏。

1807年,第一艘轮船“克莱蒙特号”在纽约哈德逊河下水;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英国斯托克顿至达灵顿之间长32千米的蒸汽牵引铁路开始了货运业务;1861年,世界上第一条输油管道在美国铺设;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德国问世;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美国飞上蓝天。在短短一个世纪内,五种新型机械运输工具相继问世,以它们为运输手段逐渐奠定了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方式,形成了现代运输业的基本格局,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资本主义工业和技术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带来了现代运输的巨大变化,运输劳动专门化,运输产业已经形成规模,产生了现代运输概念。

现代运输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物质生产的发展,缩短了物品流通的时间,减少了物品流通费用,开拓了新的物品市场。同时,它保证了人们在各地之间,一个国家以至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现代运输的发展,一般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水运阶段

水运是古老而又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人类利用天然水道发展航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石器时代,人类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后来才有了独木舟和船。据记载公元前4000年就有了帆船。15—19世纪中叶是帆船的鼎盛时代。在18—19世纪,资本主义早期的工业发展,大多沿通航水道设立工厂,对水运的依赖性很大,海上运输规模庞大,但是帆船的技术条件客观上制约了海上运输的时效性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蒸汽机装在“克莱蒙特号”船上,在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航行,航速达6.4千米/小时,成为第一艘汽船,标志着水路运输工具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机动船时代的来临。以船舶的专业化、大型化和高速化为特征的现代海上运输在19世纪迅速发展。

2.铁路运输阶段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实现了用蒸汽作动力的铁路运输,1825年和1830年,斯托克顿至达灵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间的铁路分别通车投入运输使用后,工业发达国家相继筑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出现世界铁路大发展,铁路运输规模巨大,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形成所谓铁路年代。(www.daowen.com)

3.新运输方式的发展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飞机相继发明。德国人本茨研制成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汽车,汽车很快便成为最主要的陆上运输工具。各国根据汽车运输的需要,开始持续不断地、大规模地修筑主要或是专用于汽车运输的公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普遍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运输网络。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制造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双翼飞机,并试飞成功。此后各国纷纷进行飞机试验和制造,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作战和军事运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在军事运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航空则成为此后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自20世纪30年代,汽车、航空、管道运输更是相继崛起,发展迅速,至今方兴未艾。

4.综合运输阶段

综合运输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核心在于调整铁路、公路、内河水运、管道运输的分工配合,形成以均衡、衔接和协调为特点的现代化运输体系。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更促使现代运输业的全面发展,使得综合运输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进行配合,运量增大、速度加快、安全性提高。

5.集装箱运输阶段

杂货由于货物种类繁多,包装形式不一,每件货物的重量和大小相差很大,因此,杂货运输难以像石油、散货运输那样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为了提高杂货运输效率,唯一的方法只有遵循工业合理化的原理进行运输工艺的改革,以提高装卸效率,缩短停泊的时间,节约装卸费用,降低运输成本。改革的途径,首先要使杂货的货件标准化起来,于是就出现了成组运输——使货物组成一个同一尺寸的标准货组,并使其在铁路、公路、水路等各种不同运输方式间不拆组进行转移。杂货的成组运输开始是用网兜和托盘来实现的,后来发展了托盘船,实现了托盘化。但由于托盘运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后来又出现了集装箱,集装箱逐渐代替了托盘,进而实现了集装箱化。

1956年4月26日,美国泛大西洋轮船公司将一艘T-2型油轮“理想号”,经过特别改装后,在甲板上装载了58个集装箱,由新泽西州纽约港的纽瓦克区驶往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进行了海上试运。3个月后,试运获得巨大的成功,平均每吨装卸费,从原来的5.83美元降低到了0.15美元,仅为普通货船装卸费的1/37。泛大西洋轮船公司在试运获得了成功后,提高了集装箱化的兴趣,并决定全面彻底地推行集装箱化。该公司在这一基础上,于1957年10月将6艘C-2型货轮改装成了带有箱格结构的全集装箱船,第一艘船的船名为“盖脱威城”号。该船设有船用集装箱装卸桥,每船可装卸8英尺[1]×8.5英尺×35英尺的集装箱226个,每箱总重25吨,航行在纽约至休斯敦航线上。“盖脱威城号”的启航,标志着世界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正式开始了。

自20世纪50年代中叶集装箱运输开始出现并在海、陆运输中得到应用和发展,集装箱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陆运、中小型集装箱为主;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海运、大型集装箱为主,国际标准集装箱迅速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水路、公路、铁路集装箱运输成为杂货运输的主导形式;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集装箱运输逐渐形成“门到门”的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的联合运输时代,集装箱运输逐步形成了世界性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集装箱运输的产生不仅对运输业本身,而且对于运输业相关的其他工业部门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能给货主节省包装费用、运费、保险费,还能大大缩短货物装卸时间,提高运输工具的周转率。集装箱运输是运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