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安十三年: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揭秘!

建安十三年: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揭秘!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操率败军用了四天时间才走到华容县境内,道路泥泞,天气转坏,刮起大风,曹操下令让士兵背着草,遇到有水的地方填上草,马匹才勉强通过。对曹操败走华容道一事,史书确有记载,主要记载在《山阳公载记》中: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这是因为,杀了曹操本人却远不能消灭曹操集团,曹操如果身死华容道,他的儿子曹丕或曹植、曹彰将很快继位。

建安十三年: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揭秘!

对乌林突然烧起的大火,大家都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曹操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地方遭遇一劫。对周瑜刘备来说,固然想到了,但没有想到这把火会烧得如此厉害,直接锁定了战役的胜负。曹军全面溃退,刘备的主力多驻扎在江北一带,他指挥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四处出击,截杀曹军。曹军的水军一旦弃船登岸便战斗力大减,加上有不少人得了病,故而不敢恋战,许多人做了俘虏。

慌乱间,曹操做出了一个比较奇怪的决定。他没有向北撤,而是向西撤,这似乎不太明智。由赤壁对岸的乌林往西,就是漫无边际的云梦泽,到处是河湖、沼泽湿地,行动起来很不方便。但江陵在西边,有曹仁在那里驻守,曹操大概想率败兵尽快与曹仁会合。只是江陵距乌林尚远,从地图上看,曹操应该是向北穿越云梦泽,迅速向汉水方向靠拢,那里有正在南下途中的北路兵团,与他们会师后,甚至可以迅速展开反击,不必休整,即刻杀个回马枪,反败为胜的概率也很大。

曹操是没有地图,还是在慌乱中来不及看?也许他想的是,自己是从江陵来的就要退到江陵去。结果,这个想法让曹军将士吃了不少苦头。曹操率败军用了四天时间才走到华容县境内,道路泥泞,天气转坏,刮起大风,曹操下令让士兵背着草,遇到有水的地方填上草,马匹才勉强通过。大家争先恐后,人马相撞,老弱病残的士兵被战马踩踏,不少人陷入沼泽中,又死了不少人。对曹操败走华容道一事,史书确有记载,主要记载在《山阳公载记》中: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www.daowen.com)

在这条记载里,刘备的作用被夸大了,说乌林那把火是刘备放的,这不符合史实。不过,大败之后“大笑”颇符合曹操的性情,之前就多次出现过,反映出曹操“败不馁”的性格,在特定情况下,这也是安抚军心、为部下打气的一种方式。华容在赤壁主战场西边,长江的北岸,根据孙刘联军的分工,这里应该是刘备负责的方位,于是有了关羽立军令状守华容道但又感念当初曹操在许县知遇之情而将曹操放走的故事,但这些在史书里并无记载。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有这样的机会,刘备和诸葛亮是想置曹操于死地,还是放他一马?

曹操是刘备的死敌,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当然要取曹操的性命了,但这只是普通的认识,刘备已经成长为一代枭雄,诸葛亮是一位战略家,他们不一定这么想。这是因为,杀了曹操本人却远不能消灭曹操集团,曹操如果身死华容道,他的儿子曹丕曹植、曹彰将很快继位。为统一内部意志,也为了使自己的权力更具有法理性,不管哪一个继了位,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曹操报仇。就像孙权三征黄祖为父亲孙坚报仇一样,不消灭刘备肯定不会罢休。刘备杀了曹操也就意味着丧失了战略空间和退路。而从孙刘联盟来看,曹操如果真的死了,天下形势会向着暂时混乱的一面发展。为防止刘备趁机壮大,孙权将会改变之前对刘备的态度,从联合刘备到防范刘备,孙刘联盟将不复存在,至少不如现在这样稳固。总之,刘备一方如果杀了曹操,将改变刘备与曹操及与孙权的关系,联合孙权集团对抗曹操集团的目标将成为空想。如果益州的刘璋、辽东的公孙氏及当时仍盘踞在关中地区的马超等人趁机搞乱天下,对羽翼未丰的刘备来说,要在一片乱局中重新找到可靠的盟友,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即使历史真给过刘备和诸葛亮一次华容道截杀曹操的机会,以他们两人的政治智慧也不会轻易去要曹操的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