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

高等教育改革: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代既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条件的现实定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语境。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化,人们日益强调生活的整体性与个人的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集聚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矛盾集中发生的区域,回应人们的多元价值需求。

高等教育改革: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

(1)国家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既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条件的现实定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语境。主要矛盾的转化则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的客观依据。社会主要矛盾不仅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表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更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诉求,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政治权利、文化追求、社会和谐、生存环境等全方位的要求。

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化,人们日益强调生活的整体性与个人的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集聚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矛盾集中发生的区域,回应人们的多元价值需求。面对新的社会形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自身的内容、理念、方法、目标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精神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时代转变后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下,怎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平衡、充分、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无法回避且必须回答的理论与现实命题。(www.daowen.com)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最大实际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依然需要破解“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面对利益格局多元分化、政治环境民主诉求、文化环境多样冲突、网络环境虚拟互动,尤其是现代发展所带来的人的精神家园物化等一系列问题。思想政治无法回避社会发展的现实场景,必须正视新时期下新的社会矛盾,需要用更宏观的视野去关注多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因此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关注多元价值的需求,回应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矛盾,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

解放思想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寻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办法的思想前提和基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当代社会信息日益丰富多样的情况下,应该拓宽眼界、丰富内容、创新形式,适应时代要求,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改变单向灌输的陈旧模式,增强双向交流、讨论引导,在交流中增强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改变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增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亲切感,让双方互动、共同参与。创造更灵活的形式吸引更广泛的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共同感受思想的启迪和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从单纯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同时开展。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工作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代脉搏同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