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森林帝国: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国弊端及教训

森林帝国: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国弊端及教训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长达一百四十年。从后人来看,从世界来看,也是有检讨之弊,并有殷鉴之处。这就引发父子之间、皇子之间、君臣之间、朝臣之间,矛盾错综,纠结繁杂。简言之,朝廷最高核心集团产生裂纹,而无心、无力解决诸多朝政大事。青年做王爷,接管了祖父、父亲遗留的天下,又健康长寿,创下两项中国皇朝历史的记录:一是中国皇朝史上寿龄最高的皇帝,一是中国掌握皇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森林帝国: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国弊端及教训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长达一百四十年。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就历史纵向看,同前朝君主比,算是有作为、有文化、有政绩也有自我约束力的君主。从后人来看,从世界来看,也是有检讨之弊,并有殷鉴之处。

康熙帝一生勤奋,手不释卷。但他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首次废太子胤礽,过于伤气,也过于悲痛,致害大病一场,大伤元气。此后,太子废而再立,再立而再废。这就引发父子之间、皇子之间、君臣之间、朝臣之间,矛盾错综,纠结繁杂。简言之,朝廷最高核心集团产生裂纹,而无心、无力解决诸多朝政大事。于政事、军事、文事、外事均无暇顾及并处理。随之,官员贪腐,吏治松弛,财政拮据,矛盾丛集。到康熙帝崩逝,长达十五年。雍正帝一上台,抓吏治、抓仓储,说明当时的吏治和财政问题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

雍正帝在皇父突然崩逝后仓促登位,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继位证据,在兄弟不满、怀疑声中执掌皇权。所以改年号为“雍正”,意在表明“雍亲王得位之正”。其实,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自古开国皇帝登位,都是假借天意、民意,哪个不是自践大位的。雍正帝执政后,一面大刀阔斧地推进着改革,一面防范兄弟朝臣结党政变。内心的纠结,政务的繁重,使他害了一场大病。治病的途径又偏信道士,迷恋丹药,在位十三年便驾崩。胤禛过于想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重于内心纠结,重于得位之正,结果倒是害了自己。对雍正帝的肯定之言,本文不再重复;对其诟訾之言,也不再赘述。雍正帝的遗位,先有秘密建储,传给了有福之人宝亲王弘历。

乾隆帝弘历是个有福的君主。青年做王爷,接管了祖父、父亲遗留的天下,又健康长寿,创下两项中国皇朝历史的记录:一是中国皇朝史上寿龄最高的皇帝,一是中国掌握皇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一生,顺风顺水,“瑞叠祥骈”,既盈又泰。文翰有“诗文书画”,骑射有“十全武功”。清朝由盛转衰的“五省白莲教”大起义,却发生在他交权后的嘉庆皇帝。明明是他在位时积下的社会矛盾,却由儿子颙琰承担责任。历史在这里又是多么的“不公”!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记载他的文绩武功的《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凡一千五百卷,约一千五百万字,再创中国皇朝史上文献记载皇帝史迹的记录。

但是,乾隆皇帝一生的问题,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保泰持盈”或“持盈保泰”。乾隆帝喜欢“持盈保泰”或“保泰持盈”,廷臣也以此逢迎他。泰,《国语·晋语八》曰:“恃其富宠,以泰于国。”《老子》第二十九章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盈,《广雅·释诂一》曰:“盈,满也。”《说文解字》曰:“盈,满器溢。”意思是器满而溢出来。据统计,《清高宗实录》“持盈保泰”出现十七次,“保泰持盈”出现十次,共计二十七次。《老子》讲“圣人”有“三去”,即一去“甚”,二去“奢”,三去“泰”。乾隆帝不是圣人,而是俗人,但他有“皇帝”的身份和极权,便可以既“盈”且“泰”。如果是一个平常人,他的“盈”和“泰”,只影响自己、家人或友朋;如果是一位皇帝,其影响的则是民族、社会和国家。

乾隆帝的“持盈保泰”,言语行动,处处表现—对待友邻,万国来朝,则扬扬得意;对待远邦,要求跪拜,则蔑视洋夷;对待子民,稍有不顺,则发兵征讨;对待洋人,不加分析,则赶出国门;对待外贸,不加开放,却予以拒绝;对待海洋,不预设防,则后吃大亏;对待八旗,不加改革,则松动根本;对待汉人,不予体恤,则积怨日深;对待文禁,文网日密,则告密成狱;对待金银,庆寿南巡,则挥霍无度。民谚:积怨如积薪,一火终成灾。

在清后三朝—同治光绪宣统,三位寡母,即慈安太后、慈禧太后、隆裕太后和三位幼帝,即六岁同治皇帝、四岁光绪皇帝、三岁宣统皇帝,既面对西方列强的侵逼,又面对国内兆民的呼声—三太后和三幼帝,无视世界大势,无视国内民望,一意孤行,专制独裁,最后,所谓“康乾盛世”之后,接续的却是灭顶之灾。

【注释】

[1]《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六七三,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十月乙巳,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叶。

[2]《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五,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庚午,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41叶。

[3]阎崇年:《顺治帝继位考辨》,载《阎崇年自选集》,九州出版社,2016年。

[4]《明史》卷三〇九《李自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963页。

[5]《明史》卷二四《庄烈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35页。

[6]《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四,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辛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3—4叶。

[7]《明清史料》,甲编,第1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印,1930年。

[8]《沈馆录》卷七,《辽海丛书》影印本,辽海书社,1985年,第15叶。

[9]《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乙卯,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叶。

[10]清朝承续辽、金暨后金的做法,在兴京、东京、盛京、北京,以及八旗驻防地实行满汉分城居住的政策和制度。

[11][日]冈田英弘著,陈心慧译:《中国文明的历史》,台湾八旗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192页。

[12]《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年,第164页。

[13]《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年,第305页。

[14]阎崇年:《康熙大帝》,中华书局,2008年,第287页。

[15]《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一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十一月壬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9叶。

[16]《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八五,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八月己未,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7叶。

[17]《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五五,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月辛未,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9叶。

[18]《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七〇,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壬子,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1叶。

[19]《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壬辰,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3叶。

[20]此“长生牌位”供奉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三界殿内乾隆皇帝像前,是为祝福康熙皇帝而立的牌位,用藏、汉、满、蒙四体文字书写。

[21]甲央、王明星主编:《宝藏:中国西藏历史文物》,朝华出版社,2015年。

[22]阎崇年:《抗俄大将萨布素》,载《中国古代名将》,华文出版社,2018年,第355—368页。(www.daowen.com)

[23]《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四〇,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丙子,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3叶。

[24]《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五〇,康熙三十年(1691年)三月戊子初二日,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7—18叶。

[25]阎崇年:《康熙帝大传》,中华书局,2016年,第283—284页。

[26]《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七五,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辛未,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6叶。

[27]《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〇三,康熙四十年(1701年)三月丁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1叶。

[28]《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一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十一月壬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8叶。

[29]《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一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十一月壬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9叶。

[30]《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九一,康熙六十年(1721年)三月乙丑,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4叶。

[31]《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三,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辛巳朔,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1—26叶。

[32]所谓“十全武功”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33]《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四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壬午,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1叶。

[34]《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五七,乾隆六年(1741年)十二月末,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30叶。

[35]《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三六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十二月末,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27叶。

[36]《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二六一,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二月末,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47叶。

[37]《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九六七,乾隆三十九年(1744年)九月庚午,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8叶。

[38]《康熙起居注册》,第5册,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华书局影印本,2009年。

[39]《康熙起居注册》,第27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华书局影印本,2009年。

[40]《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四九三,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二月丁未,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29叶。

[41]转引自陈捷先主编《清代台湾》,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9页。

[42]《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二一五,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庚子,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7叶。

[43]《清上谕档·新疆设省谕旨》,光绪十年(1884年)九月三十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第1137—2号。

[44]《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四,天聪九年(1635年)七月壬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叶。

[45]《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二,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癸丑,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9叶。

[46]《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四,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丁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6叶。

[47]《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壬辰,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3叶。

[48]《清代台湾进士碑帖图鉴》,北京台湾会馆编辑出版,2016年,第2—3页。

[49]笔者据《四库全书》集部统计。

[50]《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九四,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甲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4—5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