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与肝癌

第八章 微小RNA与肝癌

肝细胞肝癌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位,死亡率高。全球肝癌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北美及北欧发病率较低;日本及欧洲等地区发病率中等;亚洲及非洲为高发病率区,并且每年以1/5000的速率增长。我国处于高发病率区,原因是,肝癌多在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而我国的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多,且丙型肝炎的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个步骤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寻找肝癌细胞发生、发展的相关基因,了解肝细胞癌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从而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微小RNA是一些长度为19~25个碱基的非编码调控RNA家族,其3’端带羟基、5’端带磷酸基团。迄今为止已发现有六千余种与人类、动植物等物种相关的微小RNAs,它们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参与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包括细胞分化及凋亡、细胞增殖和早期发育。微小RNAs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下调或过表达,说明肿瘤发生与微小RNA的异常表达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微小RNAs与肿瘤的生物学关系已成为当前众多生物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