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与肾癌
2025年09月26日
第十二章 微小RNA与肾癌
肾细胞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4%,主要病理类型有肾透明细胞癌(70%~80%)、乳头状癌(10%~15%)、嫌色细胞癌及集合管癌。微小RNA通过部分互补结合于目的mRNA的3’非编码区(3’-UTR)在转录后水平负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蛋白质翻译。在已发现的2558个人类微小RNA中,绝大多数为内源性且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长度为20~23个核苷酸。微小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可引起细胞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导致疾病。许多微小RNA调节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增殖相关,微小RNA表达水平的异常改变导致促肿瘤发生、发展的蛋白过表达。此外,细胞内微小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可引起原癌基因或其相关信号通路发生变化。在肿瘤恶性进展过程中,微小RNA的调节功能异常的主要机制:基因扩增及产物修饰过程中微小RNA表达水平改变;微小RNA作为原癌基因(如c-Myc)的转录调节因子表达异常;与微小RNA成熟相关的基因(如DICER)发生突变。微小RNA在肾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肾癌诊断、预后及治疗过程中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