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地理

一、自然地理

钦杭成矿带南西起自广西钦洲湾,经湘东和赣中,往北东延伸至浙江杭州湾,总体呈NE—NNE向反S状弧形蜿蜒于中国东南部,全长约2000km,宽100~300km。钦杭成矿带(西段)行政区划主要隶属于湖南、广西、广东、海南4省(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0′—115°30′,北纬21°30′—30°00′,面积约30万km2

区内地势总体以中低山区为主,绵延东西的南岭山系为其主体,构成华南地区气候、人文地理和经济发达的南北差异界线,山系中地形陡峻,切割强烈,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山脉走向以北东向为主,主要有罗霄山、云开大山等。南部和北部地形相对平缓,以丘陵和河谷平原为主,间有少量低山地貌。

纵贯南北的京广、焦湛、湘桂与横穿东西的浙赣—湘黔、广梅—三藏、南昆等铁路,构成了区内交通网的主干。区内河流众多,北部以赣、湘、资、沅、澧五水为主干,向北汇集于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入长江。南部以珠江为主干,通过西、北、东江及珠江三角洲扇形辐射河网,将本区南部河流联系起来,构成发达的河道运输网。各种快速公路干线和支线公路连接于铁路、水路主干交通网之间,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工作条件较为优越。

该区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与西太平洋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内陆气候,是中国南方粮食作物的主产区,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但区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西南部是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经济产业较发达。东北部是我国长江经济带和重要工业区,工业基础较好。中部地处南岭山系,多数地区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局部地区以本地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原材料加工业较为兴旺。由于特有的矿产资源优势,矿业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经济构成中居重要地位,其中湘中、湘南、桂东北、粤西已形成较大的采、选、冶生产规模和能力,钨、锡、铋、铅锌、金、锑、稀土等产量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是国内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生产、加工的重要产业基地。